"三网融合"推进企业清廉建设
【清廉网】“人生就像红绿灯,该走该停都有自己的准则。”
“宽以待人、为民服务是绿色通行灯,收受小惠、罔顾规则是不能逾越的红灯……”
近日,东阳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干部职工在看完交投集团与市交通运输局联合拍摄的清廉微视频《人生的红绿灯》后都深受触动,这是交投集团坚持“以文化人”推动“清廉交投”建设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交投集团紧盯重大决策、工程建设、资金支付、“三公”经费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织牢织密“制度网”“防控网”“信息网”,扎实推进“清廉交投”建设。
横向拓展 推动“制度网”全覆盖
“现在的项目都是公开选择的,非常公平、公正、公开,对我们的要求也更高了……”刚刚中标一个工区的黄繁荣话语中透着喜悦。为规范工程建设,打造清廉工程,集团相继出台了《工程计量支付办法》《选择工区长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同时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对工区长的管理,自工区长选择制度出台以来,已公开选择50余次,受到广泛好评。
交投集团根据国企改革、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新增、完善内控制度40多项,扎紧扎牢制度的笼子。为确保企业经营管理规范、透明,集团出台《“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层层落实“三重一大”重大事项的事前报告制度,明确子公司向集团报告,集团向纪检组报告的流程。截至目前,集团共报送及收到报告单近200份。为加强资金支付的流程管理,集团出台了《资金支付制度(试行)》,严防违规审批等问题。此外,集团还优化完善了出差、公务用车及公务接待的审批流程,对照《“三公”经费管理使用办法》、《行为处分规定》等规定,严控“三公”经费的支出。
纵向延伸 推动“防控网”全方位
“财务人员可能存在原始凭证审核不严格,资金支付过程中拖延、收受礼品等廉政风险点……”近日,在交投集团组织的建立风险档案工作中,集团财务部部长施向群对照自己的岗位职权职责,一一列出了自己的风险点、风险等级以及防控措施。
交投集团坚持监督关口前移,推行“三书一函”监督制度,全面加强党风廉政风险防范工作。集团纪委向每个单位发放《政商关系监督提醒函》,督促开展自查自评,形成《廉政风险评估书》,与每位中层以上干部及财务等重要岗位人员签订《干净干事承诺书》,与企业负责人、项目承包方等管理服务对象发放《“亲”“清”政商关系告知书》,并邀请他们进行监督。截至目前,共自查风险点120余处,提出防范措施140余条。
集团专项跟进工程建设、资金支付等重点领域,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批评教育、警示谈话、提醒谈话,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截至目前,已开展谈话70余人次。此外,集团还定期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例会,对工区长选择、竞争性谈判等重点事项邀请市纪委市监委驻派纪检监察组和集团纪委进行现场全程监督,全方位织密廉政风险防控网络。
外向融合 推动“信息网”全天候
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集团打造多维度、全方位的信息监管网络,实现全天候动态管理。集团所有公务用车全部安装了GPS定位设备,严格执行公务用车“三定点”(定点保险、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坚决杜绝违规使用公务用车行为。集团各子公司、项目部均开设食堂,所有工作人员统一在食堂就餐,从源头上堵住违规吃喝、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漏洞。集团每年都与中层及以上干部家属签订《家庭助廉倡议书》并开展集中廉政谈话,请干部家属多点“婆婆嘴”,常念“紧箍咒”,勤敲“警示钟”,守好家庭廉洁防线。
“每年组织一次廉洁基地的参观学习,召开一次党风廉政专题党课,组织一次集体交流,开展一次党务工作及党支部书记培训,每名党员至少撰写一篇廉洁方面的心得体会……”交投集团总经理李亮介绍,集团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党风廉政教育“五个一”工作法,以“党建文化”引领形成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他表示在为集团改革发展谋好篇、起好步、开好局的同时,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好廉洁表率。
(金华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