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纪委监委解心结 卸包袱 下足回访教育“绣花功夫”
【清廉网】“因对相关政策把握不清而犯了错误,违反党的纪律受到处分一度觉得很委屈,旗纪委监委的同志几次给我解读政策、讲明道理,在我带领大家发展养殖业脱贫的道路上为我出谋划策,使我逐渐卸下思想包袱,我现在干事创业的热情满满,我有信心带领全体村民致富,为乡村振兴事业出份自己的力。”近日,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沙圪堆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菅香梨在接受旗纪委监委第三次回访教育时如是说。这是旗纪委监委切实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的一个缩影,也是今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内容。
回访教育,让执纪有力度也有温度。旗纪委监委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监督执纪问责全过程。“给予处分是对党员干部所犯错误的应有惩戒,但也绝不能‘一处了之’,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做好回访教育工作,鼓励‘跌倒’的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继续在工作中担当作为至关重要。”旗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说。2021年,旗纪委监委在持续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的同时,下足回访教育的“绣花功夫”,扎实高效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为此,建立健全回访教育台账和回访教育档案,将回访教育作为常态化工作,切实体现党组织对干部的关心关怀。今年以来,共开展教育回访11轮次13人次。
精准研判,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回访教育不是模式化、灌输式教育,找准病根,对症施治很关键”,每次教育回访前,旗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都要做大量的功课,了解受处分人的家庭状况、性格特点、受教育程度、工作状态等等是进行回访教育的关键。此次对菅香梨进行回访教育也不例外。因为对国家政策理解不到位而动了专项资金的“奶酪”,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让她一度难以接受,并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她担心不被村民信任,也担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再犯错误,意志消沉,工作缺乏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旗纪委监委了解到她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的现状以及几年来她拼搏进取积极干事创业的品格,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回访教育方案,并和美岱召镇纪委的同志几次找菅香梨“拉家常”,深入细致地做思想疏导工作。菅香梨的思想有了转变,在2020年初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在换届选举中成功连选连任并实现“一肩挑”,还组织成立了养牛合作社,立志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持续发力,达到“回访一人教育一片”的警示效果。菅香梨这种因为不懂政策而将专项资金挪作他用的案例在村干部中不是个例。动用救灾款为集体办事,很多人不理解,钱没装进自己的腰包,为什么要受处分。针对村干部中普遍存在的这种思想,旗纪委监委专门开展了“纪法下基层 源头抓整治”教育活动,并选取发生在身边的5起村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制作了《亮剑微腐败》的专题片,召开了警示教育大会。得知自己的事情将在专题片中展现,菅香梨最初并不情愿,后在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反复解释下,菅香梨理解了用自己案例教育广大村干部的用心,积极配合完成了专题片的拍摄。“以前观看警示教育片,总觉得离自己很远,现在身边的人出现在片中,他们的想法也是我曾经有的,他们的做法也是我曾经想做的,一下子觉得被点醒了,深受教育,作为村干部不学习是不行喽”,明沙淖乡杨家圪堵村党支部书记鲁政峰说。今年4月份,土默特右旗纪委监委组织全旗214个村(社区)的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纪检委员)进行专题培训,夯实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后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政策理论基础,开展廉政主题讲座,宣传纪法知识,播放廉政警示教育片,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干部正确履职。
惩处干部不是目的,挽救干部才是初衷。土默特右旗纪委监委将进一步细化、完善受处分党员干部的回访教育机制,达到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惩处与保障同在的目的,真正做到纪法约束有硬度、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怀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