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不染尘 清廉惠久远
【清廉网】“请四组‘寻访勤廉好作风,清廉好家风’小分队上台接受授旗...让四面旗帜飘扬在新拱墅的四面八方,为我们的寻访活动摇旗呐喊!”这是杭州市拱墅区正在开展的“寻百年红色印迹·绘拱墅清风新图”家风寻访活动,也是落实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监委等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举措之一。
以史为镜 “接廉走运”寻清风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推进,拱墅清廉文化“新地标”不断激活、擦亮,翻开“接廉走运”清风之旅手绘地图,马寅初纪念馆、陆游纪念馆、半山清风馆、张同泰药店、都锦生织锦博物馆等历史名人主题清廉文化场馆赫然在目,区纪委区监委深入挖掘先贤前人的家风家教故事,整合历史、人文、家规等资源,形成融党史学习教育和家风文化为一体的载体,常态化、生活化开展清廉家风教育,推动更多家庭讲好家史、立好家规、牢记家训、正好家风。
此次由区纪委区监委联合区文明办、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区妇联共同推出的寻访大运河“勤廉好作风、清廉好家风”活动自6月启动贯穿全年,将通过寻访征集,收集广大党员工作中敢于担当者、无私奉献者、勤廉为民者、清廉干事者的作风事例;通过晒清廉家书、集家训家规、寻廉洁家庭,讲述党员家庭清廉家风、家规、家训的感人故事,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争创一流、廉洁齐家,让广大家庭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以情暖家 “一书一信”传清风
逢年过节,区纪委区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总会为监督单位的党员干部和家属们送去清廉书籍,每本书扉页都夹着一封充满暖意的廉政家书:“如果说制度约束是反腐的第一道关口,那么亲情的提醒就是家庭助廉的重要防线...”“一书一信”送廉活动已经连续6年在10余家单位的300余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其家庭当中开展,一字一句都传递着严管与厚爱。
廉政家书作为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红色基因,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区数据资源局的郭李飞同志的外公是一名有着64年党龄的老党员,借书信之机教育晚辈严于律己、多做实事,团结同事、谦虚为人。“双一流”人才周淑芳则第一次收到了父亲的清廉家书,父亲在信中希望女儿能两袖清风,脚踏实地。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红色家书在拱墅区党员干部家庭中流传,促进党员干部立政德、重身教、严管教、做表率,永葆清廉本色。
树立典型 示范带动吹清风
在拱墅区长庆街道浙大御跸社区,居住着582名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多、老教师多、老军人多是这个社区最大的特点,很多离退休老干部的子女也在机关事业单位任职。浙大御跸社区向来注重家风教育,逐步形成了老人掌舵家风,父母示范家风,子女传承家风,孙辈善学家风的习惯,形成了“家风楼道—家风馆—家风长廊—七彩家风路—崇德廉洁家风弄”的清廉家风示范点。“我经常在饭桌上提醒孩子们:你们现在都在领导岗位上,要准确理解上面精神,具体了解下面实情,积极借鉴外面经验,努力抓好里面建设,工作上要勤政务实、作风上要廉洁自律、生活上要勤俭节约。”社区“三和家风馆”创始人、三代同堂的周鸿英老人说到。
此外,为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区纪委区监委联合区妇联开展红色家风故事宣讲活动,组建宣讲队18个,开展宣讲32场,覆盖2000余户家庭。同时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利用自媒体平台开展巾帼志愿红色宣讲9场,其中2场宣讲辖区全国“最美家庭”的家风家训家规及历代红色家风故事,收看观众共达到10.2万人次。
“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近年来,拱墅区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持续开展了“清廉好家风”演讲比赛、短视频展播、沙画制作、爱“廉”说清廉家风读书会、亲子诵读大赛等活动,让清廉好家风吹进拱墅千家万户。
“我们希望聚家庭‘小美‘,展家风‘大美‘,通过活动选树一批感召力强、生动可学、涵养‘清廉因子’的典型事迹,营造崇廉尚德、向上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以好作风好家风带社风促民风,全面深化‘清廉拱墅’建设。”拱墅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杭州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