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帽哥”变身督查员

图为龙正煊入户走访
【清廉网】(黔计轩) 在黔东南州锦屏县新化乡密寨村,人们经常看到一个脸色黝黑,背着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军绿色挎包,头戴草帽的男子穿梭在田间地头或是出现在农户家中,他就是被群众亲切称为“草帽哥”的驻村第一书记龙正煊。
2017年,锦屏县纪委监委干部龙正煊主动向单位请缨,到新化乡密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密寨村是新化乡唯一的一个深度贫困村,下辖3个村民小组,共计142户553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8户270人,贫困发生率为28.78%。因底子薄、条件差、思想落后,2017年还有建档立卡户37户139人。以传统种养殖为主,经济发展缓慢,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
“基础设施和农业设施相对欠缺、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如何做好驻村工作?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初到密寨村,一连串的难题摆在龙正煊面前,让他寝食难安。
龙正煊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调研,并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与村组干共同探讨脱贫致富路子。通过广泛调研,他发现密寨村的资源禀赋不差,但党支部带动不够,村民眼界不宽、内生动力不足,发展思路因此有所局限。
根据调研结果,通过集思广益,龙正煊牵头制定密寨村2017年度帮扶工作计划、村集体三年建设规划等。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脱贫攻坚抓党建是基础,抓产业是根本,龙正煊从强化党建引领入手,利用院坝会、田埂会、火塘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扶贫政策,以支部带领、党员带头的“双带”方式凝聚发展合力,有效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2017年,龙正煊先后组织密寨村村干部和致富能手到三穗县颇洞村、锦屏县隆里乡龙里司村实地参观学习村级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等产业发展先进经验,拓宽其视野,调动干事创业的激情。
说干就干,龙正煊东奔西跑,积极向上级申请、协调经费22.5万元,用于村级项目建设征地补偿费和日常办公经费;动员群众流转土地320余亩,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用于山东泰华公司发展草莓种植业;鼓励贫困户通过“特惠贷”5万元入股到贵州星宇烟、贵州省黔浙农产品综合开发等公司……之后,相继成立了密寨村蔬菜合作社和稻田养鱼合作社,建成有机蔬菜钢架大棚15亩。
与此同时,龙正煊以狠抓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驻村期间,密寨村域内公路两旁绿化面积达10余亩;建有凉亭、临时停车场、观光砖木栈道、村级标准化卫生室、村级综合办公楼;安装太阳能路灯……产业规模从小到大,发展后劲从弱到强,人居环境从“脏乱差”到“齐净美”,密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密寨村提前实现脱贫摘帽。
“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2019年6月,根据组织安排,龙正煊被抽调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督查组。
全面摸清实情是做好脱贫攻坚督导工作的关键和前提。龙正煊从最基本的入户调查和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着手,白天走村串户,深入贫困户家了解干部到岗到位情况、宣传政策。晚上组织督查组成员开展集中学习并梳理情况通报。由于政策业务熟悉、工作作风扎实、敢于较真碰硬,作为抽调参加督查的一般干部,他被破格提任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督查组负责人兼委机关专职督查员,负责全县脱贫攻坚干部作风纪律和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
两年多来,全县15个乡镇192个村(社区)留下了他的足迹。翻阅档案,龙正煊同志参与督查、草拟督查通报130余期,指出存在问题1000余个。
从驻村“草帽哥”变身为专职督查员,对于龙正煊来说,既是成长也是历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将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奋进拼搏。”谈到未来前景,龙正煊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