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上城区嵌入式宣传教育 助力"党史寻廉"出实效
【清廉网】1922年,全省第一个党组织在上城区成立;
1949年,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在上城区诞生;
1958年,毛主席来到上城区,开始了他平生第一次对城市居委会的视察工作
……
百年党史中,杭州市上城区创下过许多“第一”,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底蕴。今年以来,上城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通过组织宣讲、开展培训、策划活动等方式,将廉政宣传教育内容广泛“嵌入”党史学习教育,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钱学森先生既是一位伟大的爱国科学家,也是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他的传奇一生从一个侧面角度印证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钱学森的童年时光在上城区度过,上城人民至今对钱老怀有深厚感情。3月12日,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应邀回到上城区,为杭州市时代小学师生讲授了一堂有“廉味”的思政课。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赴杭州市时代小学讲授思政课)
“我姓钱,但不爱钱。作为一名中国科技工作者,我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钱永刚教授引用父亲的原话,讲述了钱老的几个清廉故事:1957年1月,钱学森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奖金1万余元在当时堪称天文数字。钱老毫不犹豫地把全部奖金捐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资助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技大学购入急需的航天科研教学设备。在西北戈壁的导弹基地工作时,后勤同志们出于对钱老的敬仰爱戴,给他专门准备了那个年代非常罕见的肉罐头。但一段时间过去了,大家却从未看到钱学森吃过一次肉罐头,后来才发现钱老总是把罐头倒进食堂的大菜盆里,搅匀后和大家一起吃。钱永刚教授的思政课鼓舞着在场师生,钱老忠党爱国、朴素清廉的人格让大家深受触动。
在党史宣讲活动中,由纪委监委组建的宣讲队伍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亲历过革命、建设、改革、发展重要历史节点的老年宣讲员们,更是深受基层党员干部欢迎。3月15日,75岁的“清廉杭州法纪宣讲团”宣讲员黄卫国应邀来到紫阳街道木场巷社区,主动把党史宣讲送到基层。在连续两场宣讲中,黄老师为社区干部和基层党员分析“把脉”,提出了有关清廉社区建设的可行建议。
93岁的“上城区清风宣讲团”成员郝龙青爷爷是全区有名的“网红”党史宣讲员。在向湖滨街道青年党员干部宣讲时,郝爷爷身着老军装,胸前佩戴着各式勋章,声如洪钟,精神抖擞,当年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战火岁月和艰难时代就浮现在听众面前,先辈们不畏牺牲、不谋私利的精神就这样传递给后代。
(“上城区清风宣讲团”成员郝龙青正在开展党史宣讲)
正面宣讲催人奋进,反面案例发人深省。为了永葆共产党员的清廉本色,不少纪检监察组织将警示教育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在望江街道党员干部冬春训安排中,街道纪工委将观看案例视频和参观警示教育馆列为培训的“必修课”,与党史学习教育穿插进行。“去年建成的上城区基层干部警示教育馆就在我们望江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内,党员们可以先来到会议室来听党史课,再转进警示馆看案例、敲警钟。”街道纪工委干部汤超群说,自3月中旬以来,该街道近100名支部书记已经全员参加线上观看警示教育片、线下参观警示教育馆活动,通过“党史学习+警示教育”,更好地强化了党员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嵌入”清廉元素,收获了实效,也赢得了赞叹。3月18日上午,一场“喜迎建党百年书画笔会”在有着“江南红巷”之称的上城区小营巷隆重举办,知名书画家们纷纷以笔墨丹青描绘党史故事,重温党的星火燎原、百年辉煌之路。杭州市文联原副主席杨培泽在亲眼目睹了小营街道社区建设的新成果后,不由写下“清廉社区”四个大字,表达他的赞许与期望。
(书法家杨培泽现场创作的书画作品)
“红色文化与清廉文化有着许多互通互融之处,领袖的伟大品格、先烈的艰苦奋斗、前辈的清廉操守在‘红’与‘廉’两方面都有着无可替代的精神力量。”小营街道纪工委副书记王卓俊表示,该街道要充分利用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钱学森故居、红巷生活广场等党史教育与清廉文化场馆资源优势,让清廉成为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中的一道鲜明靓丽的风景线。
(杭州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