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前旗纪委监委用好“4+2”再监督 推动“三务”公开持续深入
对“三务公开平台后台进行升级
【清廉网】(管海艳)“三务”公开作为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组合拳之一,作为整治基层微腐败的有力武器,本着“严查已病、预防未病”的原则,科右前旗纪委监委通过“4+2”措施,将“监督网”织的更密,让“再监督”的效果更实,倒逼问题干部主动投案, 让“三务”公开成为直观化解基层矛盾的“晴雨表”,在源头上规范基层小微权力运行、严防基层微腐败发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内容拓展+网络升级,持续深化再监督“平台”。科右前旗着力探索有效的信息e公开,一方面,在公开内容上把群众最关注、应知晓、最需要的“敏感”内容作为重点和关键,做到应公开必公开。在时间跨度上,以2018年为基点,“补录”“推新”同步开展,推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公权力在公开中“晾晒”,为微腐败消存量、遏增量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根据实际对网上“三务”公开平台进行优化升级,建立后台监控系统,方便群众访问和检索查询;探索试行“三务”公开+再监督,结合各专项监督,设置监督反馈、分析比对、查询核实等功能,使监督更具针对性,推动社会监督有的放矢。
群众知晓+随机查询,持续强化再监督“外力”。科右前旗纪委监委以推广平台覆盖面和提高群众知晓率作为切入口,不断发动群众监督力量,线上线下推广齐头并进,平台关注人数及点击量持续增长。广覆盖的基础上,坚持从认可度上下足“绣花功夫”,动员全旗党员干部利用入户走访之机,深入浅出讲解“三务”公开与百姓的密切关系,手把手教群众查询操作,实现从“只关注”到“会查询”“想查询”的转变,切实让信息从网络平台上“活”起来,达到“入脑走心”的效果。全旗“三务”公开平台点击量逐步递增,旗纪委监委处置群众举报“三务”公开问题线索明显增多。
“网络监督+延伸监督”,持续做实再监督“效果”。“三务”公开取得实效,离不开强有力监督。旗纪委监委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网络后台监督与实地走访监督相结合,将“三务”公开平台监管列入监督清单,监督覆盖全旗14个苏木乡镇255个嘎查村(社区),68个旗直单位、部门,通过后台不定期抽查各地各部门信息发布数量和内容,严格把控发布信息数量关、质量关;针对发现问题,提出立行立改建议,或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有关单位部门立即整改,确保“三务”公开运行效果。
进展通报+案件曝光,持续加大再监督“威力”。强化信息通报。科右前旗纪委监委通过印发工作通报、召开调度会等形式,定期对各地区、各部门“三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充分利用“三务”公开平台,及时、全面、真实的公开信息,真正做到网上亮“家底”,干部交“实底”,群众明“心底”,切实把“三务”公开在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中的作用发挥出来。强化案件查处。聚焦“三务”不公开、假公开、公开不到位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旗纪委监委加大对涉及“三务”公开问题线索的处置、查处力度,释放出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有效发挥警示震慑作用,让权力“晾晒”成为习惯,侥幸空间不断压缩。
“三务”公开工作启动以来,旗纪委监委在平台建设、责任落实、督查指导、问题追究等方面不断探索完善,将“三务”公开平台建成集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国家机关监督为一体的窗口,形成了亮责、限权、反腐的高压态势。截至目前,科右前旗纪委监委对网上公开平台已升级完善3次,发布信息7.7万余条,点击总量超132万次;开展“三务公开”责任落实督导4轮次,1名干部主动投案,发布通报6期。“三务”公开在晒权、监督、惩治的叠加效应下,让更多存在苗头性问题、侥幸心理的基层干部,愿意主动反省自身问题,主动向组织坦白问题,为集体资产安全建起了“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