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促改,改什么、怎么改?科右前旗纪委监委这样做
【清廉网】(温亮亮)科右前旗纪委监委高压反腐的同时,注重延伸警示教育链条,聚焦典型案件“解剖麻雀”,总结普遍性特点和规律性成因,深入推动以案促教、以案促改、以案促建。
组织领导,责任上肩。组建科右前旗纪委监委以案促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职责分工等,要求各苏木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机关相关部室要通过以案促改提档升级纪检监察总体工作,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纪委主导推进、部门协调配合、案发单位落实”的工作机制。组织全员通过聆听巡讲、分类研讨等方式,借鉴全区2019年度“三个100”精品案例成功经验,推进案件剖析常态化、问题整改常态化、制度建设常态化、监督检查常态化,推动以案促改工作由集中式向常态化转变,由常态化向制度化延伸。
分门别类,有的放矢。紧盯典型案件暴露出来的典型问题,分层分类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针对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少数干部工作作风不严谨问题,召开窗口单位作风建设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全旗各窗口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会后各窗口单位纷纷分别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针对扶贫领域、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等违纪违法问题,在阿力得尔苏木召开惠农惠牧资金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苏木机关全体干部、各嘎查党支部书记、主任等70余人参加会议。针对旗扶贫办原会计赵某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在全旗财政系统召开“以案促改”廉政警示教育大会,面向全旗各预算单位财务工作人员450余人进行了公开通报、深刻剖析,以身边案例为财务工作人员敲响警钟……以个案推动全面查找风险盲点,有效改善行业风气。
预防在前,查补随行。抓好“关键少数”,带动“大多数”,始终坚持重点抓和抓重点,实施精准发力,对重点岗位实行轮岗制,对新任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签订任职承诺书;针对重要事项进行全程监督,事前开展谈心谈话,打好廉政“预防针”,事中进行不定期督查,实时督促廉洁奉公,事后对工作成果进行全面验收,查看是否存在弄虚作假、以权谋私问题,对违纪违法问题绝不姑息,严肃问责。严格落实“一案两同步”的要求,“一案”即一个典型案件,“两同步”即对典型案件在开展审查调查的同时同步启动以案促改工作,在下发处分决定的同时同步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2份,督促案发单位深入剖析案发原因,及时堵塞漏洞。选取农村基层违纪违法多发地区开展旁听庭审警示教育,促其改作风、改管理、改监督、改制度。
建章立制,长效常治。着力在找准补好制度漏洞、强化权力监督制约上下功夫,对小微权力运行中的监督“真空”,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建立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教育整改等立体化机制,把是否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纳入考核范围,纪检监察机关对各部门廉政教育学习情况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形成常态化监督机制,对警示教育不及时的部门立即督促整改,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目前各地各部门共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68次。推行“基层小微权力”清单化。明确三资管理等事项,让村干部手中的小微权力有明确的边界;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作用,从决策程序、工程项目、合同履行等方面,分类分项明确监督要求和监督方式,对嘎查村干部行使小微权力进行全程监督,实现小微权力运行的清单化、阳光化。
标本兼治,风清气正。加大“三务”公开力度,做到“应公开、尽公开,应上网、尽上网,可核查,能监督”,截至目前,“三务”公开平台发布信息8.4万余条。通过“三务”公开清了集体的家底、亮了干部的箱底、明了群众的心底,“村里谁享受了啥补贴、补贴多少钱一清二楚,群众随时都能知晓,发现问题还能立即举报,干部们不敢动‘歪心思’,习惯成自然,就不犯错了。”持续开展“清风干部”系列评定工作,积极构建正面的教育引导机制,不断增强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科右前旗纪委监委将继续深化以案促改工作,打通“三不”内在联系、形成整体合力,使“不敢”更有力、“不能”更有效、“不想”更自觉,切实发挥以案促改防微杜渐、标本兼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