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摄影店里的大梦想
【清廉网】走进“加斯哈纳提摄影服务中心”,木太·责努拉正忙着剪辑给客户拍摄的婚礼视频,妻子则在一旁裁剪洗好的照片,一切都显得忙碌而有序。
当谈起自己生活的变化时,他由衷地说:“正是有了党的好政策,才有了我家今天的幸福生活!”
木太·责努拉一家原来居住在吉木乃县托斯特乡章阿托干村。干旱缺水,成为制约村民收入的“瓶颈”。木太·责努拉一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拉扯着几个孩子艰难地生活,全家人“挤”在一幢7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屋外下雨屋内漏的景象很常见,过节时,如果能吃上一顿肉,这让他们觉得是最快乐的时刻。
为了生计,兄弟姐妹四处谋生,后来,母亲带着他投奔居住在该乡奥夏尔拜村的亲戚家。随着国家易地搬迁扶贫政策的实施,他和母亲正式搬迁到了奥夏尔拜村生活,村里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将他和母亲纳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
为减轻家庭负担,初三毕业后,木太·责努拉就开始跟着别人学习摄像技术,他踏实肯干,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快掌握了此项技术,在兄弟姐妹们的资助下,他购买了一台摄像机、一台电脑,正式拉开了自己创业的“序幕”。
这个行业对摄像设备的要求特别高,而且设备更新换代速度也比较快,木太·责努拉经济条件不好,没有钱购买新设备,达不到客户的需求。所以,他的生意一直不愠不火,而这期间,他又经历了结婚生子,购买新房等人生大事,虽然,这几年开店赚了一些钱,但已所剩无几,有时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看到同行又购进了新设备,木太·责努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不想当贫困户,我有手有脚,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脱贫致富!”
2015年,吉木乃县纪委监委“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来到该村,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他家这一情况,及时帮他协调解决了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
这笔贷款如“及时雨”,激起了他奋斗的信心。
他用贷款购买了新设备,又凭着自己积累的技术和吃苦耐劳的性格,他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
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他家的“好事”也一件接着一件,政府为他免费盖了一幢65平方米的安居房,免费发放了3头扶贫牛,并配套盖了一幢80平方米的棚圈,为他发展畜牧养殖,多举措创收提供了条件。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木太·责努拉在自家的安居房旁边新建了一间房当作摄影店面,用余下的扶贫贴息贷款进行装修。
“加斯哈纳提摄影服务中心”正式开张了,木太·责努拉的梦想开始从这里起航。
吉木乃县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又帮他申请了1万元的创业补助,购置了新店所需的设备后,木太·责努拉的“底气”更足了。
木太·责努拉凭着不怕苦的韧劲儿,有时能连续一个多月辗转多地拍摄,店里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一般情况下,拍摄制作一部视频,可收费几百元,有些高端客户能给到几千元,这让木太·责努拉很有成就感。
随着他在这一行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生意已不局限于本乡镇,还拓展到了周边乡镇,甚至还延伸到周边县市。
为了方便出行,他花13万元购买了一辆SUV车,又陆续购进一些新设备。现在,他的店里,有四部高清摄像机,两台高性能电脑,其它辅助设施也一应俱全。
“现在,我店里的各类设备,加起来价值将近20万元呢。” 木太·责努拉自豪地说,“干这一行大有可为,我想带两个学徒,让愿意干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和我一起挣钱。”木太·责努拉说。
为此,他动员村里的两名建档立卡户跟着他一起干,闲暇之余, 木太·责努拉就教他们摄像技术,自己忙不过来时,就安排“学徒”出去摄像,并按劳支付报酬。
“我鼓励他们学技术,让他们知道用知识赚钱要比仅用体力挣得多,只有自己努力掌握一门技术,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用木太·责努拉自己的话来说:“致富不能忘了乡亲们,要帮就要帮助确实有困难的人。”(阿勒泰地区纪委监委 李春红 谢师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