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资县:做好三个“加法”推进“三务”公开提档升级
【清廉网】(梁鹏宇 刘洋)今年以来,卓资县纪委监委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全县“三务”公开工作,推动构建“党委(党组)统一领导、主管部门协调指导、纪委监委强化监督、部门单位积极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把明确领导责任、规范公开内容,拓展公开渠道、增强公开透明度、加强监督检查作为推动“三务”公开的重要举措,及时督促各单位“三务”公开进度,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做好三个“加法”,高质量推进“三务”公开提档升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明确责任+细化清单”规范“三务”公开内容
卓资县纪委监委认真落实上级纪委监委关于推动“三务”公开工作的要求,明晰各单位主体责任人,明确三务公开的责任主体,强化领导负总责、责任分工明确的责任体系,结合卓资县实际情况,对县、乡、村三级“三务”公开内容进行规范细化。对全县45个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权利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列为“三务”公开主体部门,细化规范3方面23项公开内容。对全县乡镇级“三务”公开细化规范3方面20项公开内容。对全县925个行政村村级“三务”公开细化规范3方面39项公开内容。印发《进一步加强“三务”公开工作的通知》文件,对责任清单,“三务”公开标准和公开内容做了明确要求。县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全县“三务”公开情况开展进行督导,通过座谈、实地踏查等方式,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做到“应公开、尽公开”,杜绝不公开、假公开、公开不到位,确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传统公开+网上平台”,拓展“三务”公开渠道
创新“三务”公开形式,完善“三务”公开渠道,在公示栏、宣传墙等传统模式基础上,卓资县纪委监委探索“大数据”思维,运用“廉政便民服务快车道”微信小程序实现网上“三务”公开,督促各单位定期更新“三务”公开内容,将群众应知的三务公开内容纳入平台公开范围,群众通过手机APP、互联网实时查询,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公开的转型升级,向群众晒出“明细账”。县纪委监委结合农牧民的特殊认知群体,组织人员下乡面对面宣传,主动上门告知,形成全方位、广覆盖的动态监督体系。截止目前,“廉政便民服务快车道”微信小程序将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办事指南、脱贫攻坚、在线举报、本地要闻、补贴查询、便民通知等九大类功能集于一体,有效弥补定点公开栏公开形式不活、渠道不宽、时效性不高、受众率不广的弊端。上线运行以来,接入相关单位部门135家,发布各类信息15824条,录入农户85542人,上传“一卡通”信息983297条,用户数17392人,日均访问量2000多人次,累计访问量120万多人次。“廉政便民服务快车道”微信小程序上线运行后,在“补贴”查询功能中增设查看“同村”村民“一卡通”发放资金情况,充分发挥群众监督权,让身边人监督身边人成为常态。
“监督检查+追责问责”,提升“三务”公开实效
县纪委监委进一步加大对“三务”公开提档升级的常态化监督,督促各驻在单位落实主体责任。采取月抽查和季度全面查,线下查和线上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单位“三务”公开进行精准、实时监督。县纪委监委建立“党风政风监督室统筹调度、纪检监察室重点监督、基层纪委和派驻(出)机构日常监督”工作机制,实现职能联动、层层落实的监督格局。印发《关于督促落实“三务”公开工作的通知》文件,多角度明确各级纪检监察机构“三务”公开监督重点,加强追责问责,对“三务”不公开、假公开、公开不到位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严肃查处。进一步向公开主体部门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今年以来,针对“三务”公开不规范问题下发《建立监察建议书》1份,对基层村级“三务”公开落实不力问题开展集体约谈2次,约谈5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