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群众的“红光”新生活
【清廉网】(孙永红)“我是老党员了,现在国家有难,身为党员就得做些事情,虽然钱少,也是一份小小心意。”蒋仁德把300元钱递给村里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考虑到村里所有住户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刚刚脱贫走上致富路,生活并不富裕便婉言谢绝。但蒋仁德再三坚持:“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帮助,现在脱贫了,就该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从2月20日起,村民们陆续到村委会捐献爱心,2月22日一天时间,村委会就收到51位村民7220元的爱心捐款。此次爱心捐款活动由村民蒋仁德、陈永福等人自愿发起。
蒋仁德、陈永福是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新城子镇马营沟村、毛家庄村人。马营沟村、毛家庄村地处祁连山脚下,这里海拔高、气候冷凉、无霜期短,“靠天吃饭”因素较多,群众收入偏低,高寒病占比高,生活环境差,交通很不便利。后来搬迁到金昌市永昌县东寨镇红光新村。
2019年4月至7月,金昌市委巡察组在对东寨镇进行提级巡察中发现,红光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存在群众户口未迁移、后续产业正在起步尚不稳定、集中供热政府兜底压力较大等诸多问题矛盾,群众思想情绪波动大。
为确保搬迁遗留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市县镇纪委紧盯群众关切的土地、住房、扶贫政策落实等方面,发挥督战队作用,既“督”又“战”,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和监督检查室全过程监督检查,做到靠前监督不添乱、同向发力促落实。
群众从新城子镇搬迁至红光新村后,耕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土地分配中,镇纪委纪检专干跟进监督土地分配工作。土地丈量后,为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分配土地,镇纪委全员到场现场监督。土地分配后,镇纪委督促红光新村立即对分配结果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有效杜绝了土地分配中优亲厚友、分配不公等问题发生。在红光新村养殖小区建设中,镇纪委采取明察暗访、实地查看、走访群众、参与验收等方式对养殖小区建设中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建设进度、分配使用等方面全程监督,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工并交付使用,同时杜绝了项目建设中的贪污侵占等腐败问题发生。2019年,红光新村一些搬迁群众陆续向东寨镇反映,搬迁安置房屋配装的坐便器时常发生堵塞问题。镇党委决定对有问题的坐便器进行更换,镇纪委及时跟进监督,有问题的坐便器全部更换完成。
永昌县纪委监委作为东寨镇红光新村的帮扶单位,帮扶干部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经常与帮扶户联系沟通,积极为贫困户出谋划策,动员适龄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向贫困户提供就业信息,想方设法提高贫困群众经济收入。红光新村引进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建成集生态农业、现代养殖农业、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传统农耕展示与奶制品手工制作销售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建成标准化羊舍6栋,引入8000余只羊,为32名搬迁户提供稳定就业岗位。目前1.5万头规模的奶绵羊场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给搬迁群众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在红光新村安置区3栋住宅楼屋顶,投资250万元,建设了装机容量3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发电量全部上网销售,销售收入按一定比例在村集体和村民之间分红,预计搬迁群众每年人均可分红500元左右。
截止目前,红光新村易地扶贫搬迁遗留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2020年春节前,群众自发组织了社火表演队伍,疫情发生后自觉取消了表演活动。疫情防控期间,村民踊跃加入到检测点值班,有9名村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0名共产党员、45名群众自发分别为疫情防控捐款2250元、5630元,1名群众主动推迟了婚礼。
通过政策落实、产业带动等,现在搬迁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归属感和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