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清廉村居·促基层治理 丨 从挨“骂”到表扬的逆转!
“你们是不是把我忘了?为什么还不安排我去卡点值班!”长兴县李家巷镇广福桥村的“暴脾气”村民杨应芳在“村务e点通”的后台表达了自己没能参与疫情防控的“不满”。
村党支部书记杨帆乐呵呵地来到他家中,解释道:“老杨啊,村里报名的人太多了,机会留给年轻人!”几句交谈后,爽朗的笑声从老杨家中传了出来……谁能想到,就在半年前,杨应芳还是骂村干部骂的最狠的一位。彼时广福桥村的干部,每天最害怕的事就是查看“村务e点通”后台的留言,面对“杨应芳们”的各种质疑、批评。
曾因信访举报多,多名村干部被免职
2011年以来,广福桥村涉及多次土地征用,赔偿的总金额高达7000万元,可在分配的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引起群众猜疑,针对村干部的信访举报不断,干群关系跌入“冰点”,每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基本都以激烈争吵收尾,村里的大小事务难以开展。为了挽回“民意”,部分村干部又随意向村民许诺,夸下海口却无法兑现,导致局面愈发混乱,最终村书记和主任等多名村干部相继被免职。
“村务通”上线伊始,干部屡遭村民批评
“新班子上任后,群众的态度并没有发生转变,想要化解这种对立关系,必须从规范村务运行、引导群众参与监督着手,对村里的政治生态来一次全面净化。”据李家巷镇纪委书记钱永权介绍,2019年8月,在县纪委的协调、督促下,“村务e点通”的二维码贴到了广福桥村的每户村民门口,把村级财务、小额工程、征地补偿等各类群众看不懂、也不愿看的报表变成了“流水账”,具体到每一笔支出的时间、去向、用途、金额、经手人等信息,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实名或者匿名留言、投诉。
上线之初,“村务e点通”后台的群众留言一度“爆棚”,“为什么村里有这么多劳务用工支出?排水灌溉工程已经支出这么多钱,为什么进度这么慢?这块地承包租金怎么定的这么低……”每天面对如潮水一般的质疑,村干部们有些无所适从,甚至产生了委屈和抵触情绪。
镇纪委牵头,指导村干部解疑释惑
“村里的工作本来就难做,现在每天还要被问这问那,镇里也真是,搞什么e点通……”抱怨的声音传到了钱永权耳中,却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村干部觉得不习惯、不舒服,这是监督带来的‘阵痛’,是好事情,想要让群众安心放心,村干部就得有约束!”
随后,镇纪委对“村务e点通”后台留言进行逐一梳理,对可能涉及村干部作风和廉洁的问题实行销号管理,要求村干部逐个上门解答。短短一个月时间,村干部回应群众疑问60多个,镇纪委对6个问题开展调查,问责处理1人。开诚布公的姿态、事实就是的回应,群众心中的疑问和不满渐渐散去,村务运行回归正轨。

在广福桥村户主大会上,群众对村干部的述职情况举手发问,提出质询。
村民参与监督,更理解支持村工作
“推行‘村务e点通’后,村民直接参与监督,反而更加支持和理解村里的工作,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也迎刃而解。”村党支部书记杨帆口中的历史遗留问题,是指由村集体举债2000余万元建造的物业用房,由于资金问题,已经烂尾长达8年之久。村两委多次提出处置方案,但反对意见众多,一直没有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
2019年底,再次启动资产处置时,事前通过“村务e点通”进行公示公告,充分听取了村民的意见,处置方案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过堂”时,无一人反对。处置过程中,还邀请了部分村民代表作为“廉情监督员”全程参与,最终顺利回收资金2400万元,给村里接下来的发展“松了绑”。

广福桥村村民在“村务e点通”后台为村干部们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等工作“点赞”
广福桥村的清廉之变
推行“村务e点通”的时间不长,但广福桥村的各项工作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2019年度的村级考核中,从保持多年的倒数第一攀升至第六名,提升七个名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干部等原本与广福桥村“绝缘”的各项荣誉也纷纷花落村中。

广福桥村党员干部在时隔多年后收获的荣誉

“‘村务e点通’是我们推进基层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小切口。接下来,我们将在全县推广‘村务e点通’的基础上,打通该平台与公共资源交易、农村‘三资’监管等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相关数据的自动比对、即时预警,用‘大数据’为全面打造‘清廉村居’助力赋能。”长兴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沈月强表示。
(湖州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