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四不”专项整治成效凸显
这几天,金华市民惊喜地发现,金华烈士纪念馆项目工程率先复工。而就在几个月前,该项目因进展缓慢,被列为“蜗牛项目”之一,全市公开通报。
3个多月实现一期工程主体验收,成为疫情期间市区首个复工的建设项目,“蜗牛”变“快马”,就源于那份通报问责。据悉,接到通报后,项目责任单位和相关负责人认真查摆和整改干事创业精神不振、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日夜奋战在工地一线,抢时间、赶进度;疫情期间更是落实防控和抢抓工期两不误,及时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积极组织本地工人返岗复工,想方设法降低疫情影响,追赶工程进度。
去年以来,金华市部署开展“四不”专项整治行动,向作风懒散、工作“等靠”、攻坚畏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顽症”宣战。同时,围绕“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整治与激励并重,强化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信念,提振干事创业激情。
紧盯问题查改“优”工作效能
在兰溪市横山路,因问题复杂、矛盾突出,该路沿线“大刀片”违建多年未能妥善解决,“脏乱差”突出。现在,这里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该市部署开展“四不”整治以来,兰溪市党员干部们对照“四不”30种具体情形和“50个不准”要求,以“拆改同步”打开老旧小区存量违建处置新思路,挨家挨户征求意见做工作,主动上门帮助清理物品,针对需求改造便民设施。历经5个多月,终于啃下“硬骨头”。
在专项整治中,全市累计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1849次,查摆个人问题2592个,已整改落实2504个;查摆共性问题和干部队伍典型问题667个,已整改落实621个。
深化部门联动“强”责任担当
为了积极助推中心工作,市纪委市监委、市委巡察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等形成整治合力,开展“九场硬战”、文明城市创建、“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大整改”“不守规矩”等专项检查,并围绕上级决策部署落实、党员干部履职担当、企业复产运转保障等深化一线督导检查,直面“四不”突出问题和关键点。
在全市“无证明城市”改革督查和改革成果巩固提升专项督查中,全市下发5批次33个任务清单督促整改,使金华市成为全省首个全域实施“无证明城市”改革的设区市,直接取消证明861项、告知承诺取消613项、数据查询取消1081项、部门核验取消1497项,累计减少企业和群众各类证明108.7万件,“四不”整治严了规矩、强了责任,更暖了群众。
严肃问责通报“紧”干部作风
“该镇存在扶贫不精准,未对两名符合条件对象实施低保救助,未做到应保尽保;未对3个村享受低保对象信息进行长期公示等问题。相关责任人员执行低保政策流于形式,工作失职失责……”近期,永康连续发出4期16起“四不”典型问题通报,对31名存在典型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严肃问责处理。
一次通报问责胜过千遍动员。专项整治以来,各地各单位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对象、重点问题,对“四不”典型问题坚决问责、持续曝光、高压震慑,全市共点名道姓公开通报320起“蜗牛”项目、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等“四不”问题,问责处理干部440人次,以强有力的问责通报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
开展容错澄清“提”士气底气
改革创新、攻坚破难,需要先试先行、担当勇为,难免会有“探索之失”,也会招致“流言蜚语”。针对干部顾虑,金华市坚决扛起为干部担当负责的政治责任,大胆“容”、坚决“护”,切实保障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在东阳试点的基础上,该市细化容错纠错清单,形成“1+X”容错纠错机制,并为16名干部启动容错程序。出台相关制度,为36名干部开展澄清保护,公开为6名干部通报正名,坚决避免干部流血流汗又流泪。
在防疫复产特殊时期,该市出台“激励担当作为十条举措”,从实从快核查信访举报,第一时间为10名干部澄清正名,并为具有采取疫情防控措施超出规定范围和程度、适度放宽民生“六小”行业复工条件等情形的5名干部,主动容错纠错,激励战“疫”一线干部挺身而出、担当作为。(金华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