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现河厂:纪检工作沉到底 织密疫情防控网
“请出示站内防疫用品管理和近期考勤记录。”
3月3日,在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郝现采油管理区河31党小组驻地,纪检人员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对该党小组门禁管理制度以及在岗员工防疫措施进行实地检查,并围绕物资发放、劳动纪律等重点内容开展调研。
深入一线、不听汇报、不要陪同、不给基层加重负担……自疫情发生至今,现河采油厂纪委将工作重点转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来,借助完善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动员,上下一心,疫情防控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以脚步和行动践行承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这个春节,张英红过得有些忙碌。
原因自然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大家都宅在家中的时候,作为现河采油厂纪检审计部副主任,张英红和部门成员就开始逆行到机关、三级单位督导防疫工作开展情况。
面对疫情,现河采油厂积极应对,迅速行动,按照油田整体部署,开展了大量工作。厂公共事业服务中心放弃休息,统计人员去向、开展办公场所消杀,进行了严防死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对于5000多名干部员工的人员大厂,仅靠公共事业服务中心管控难度非常大。我们纪检部门要做的,就是督导各单位的执行落实情况,形成联抓联管联防联控的合力。”张英红说。
针对现河厂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纪检审计部克服人员不足的压力,充分发挥纪检小组作用,推进网格化督查体系,将每个三级单位确立为一个网格,由三级纪检委员、纪检干事牵头,实施靠前监督、跟进监督、精准监督。为防止人员交叉流动等问题,三级单位也划分了督导网格,在分区域、分层级检查督导的同时,逐级汇总上报,在现有资源内实现效能最大化,实现了各单位内部的高效运行,力争“自己的人查自己的事”,以雷霆之势打造丝丝入扣的防控监督网络,确保全覆盖、零遗漏。
督查的是行为,关注的是思想
每天晨会,公示油田疫情防控工作督查组现场督查问题、采油厂疫情工作通报以及人员流动情况,已成为现河采油厂每天的规定动作。该厂坚持问题导向,通过问题通报举一反三抓促整改,并不断提升各单位、部门的防疫意识。
疫情防控重点在基层,关键在思想。“基层班站一般位置偏远,接触人员较少。这样导致了重视程度低、防范意识差,这是我们督查的重点。”张英红认为,“应对疫情,我们不仅要抓住防控这条线,更要绷紧思想这根弦。”
各纪检小组在督导机关、基层消杀、防控工作的同时,了解干部员工思想动态,结合当前疫情形势,与党群工作部联动进行宣贯、教育、引导。草西采油管理区利用“启航工作坊”开展EAP心理疏导,扎实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有效减少的干部员工焦虑、担忧的情绪。
3月2日,现河厂青年志愿者们来到新春采油项目部家属家中,送上了新鲜水果、蔬菜以及桶装水、口罩等物资。
受疫情影响,新春项目部成员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现河厂主动作为,发动志愿者进行不见面帮扶,解决员工家属的后顾之忧。
疫情防控工作连续开展以来,现河采油厂在硬核管理之下同样有着“暖心“之举。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干部员工情况,严格核实人员流动及报备工作,对于隔离人员统一管理,并一一进行电话慰问,了解实际情况及需求,最大限度提供帮扶,解决实际问题。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纪律严明
在疫情面前,纪检人员既是纪律作风的监督者,更是防控疫情的参与者。
“值班值守情况怎样?”“疫情防控督查情况有无及时公开?”“废弃口罩处理点是否规范?”人员摸排、日常消杀、错峰就餐、门禁制度,这些天,这些词,占据了郝现采油管理区纪检干事董明脑海。
抗疫战打响以来,现河采油厂各纪检工作小组采取实地监督、电话反馈、问题通报等多重“硬核”方式,对值班人员到岗履职、物资供应、队伍人员管理等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在高压态势下要求各单位做到自我监督、相互监督、共同监督,为打赢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筑牢防疫保产双防线。
面对防疫、生产的双重压力,作为油气生产单位,现河采油厂通过深入摸排、实地调研,准确掌握各单位复工复产条件,采用弹性工作制度合理安排岗位人员配置,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预案,畅通信息报送途径,确保精准采集数据、监督检查,竭尽全力将疫情对于生产影响控制到最小范围内。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总思路,严把暂居油田外部人员返回工作的‘四道关口’,配合相关部门强化一户一档制度,分类督导、精准施策,织密疫情防控网络。”厂纪检审计部主任董海亮说。(孟 涛 乔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