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柯桥:大数据反腐 “扫清”监督“盲点”
“本次监察发现71名不具备免缴资格却在享受医保免缴待遇的人员,10名具备免缴资格未享受免缴待遇的人员,2名具备免缴资格未参保的人员,1名死亡多年仍享受民政救助补贴的低保边缘人员……”绍兴市柯桥区纪委区监委党风廉政信息监察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党风廉政信息监察平台,比对监察社会救助人员享受医保免缴待遇情况时,发现了一系列疑似问题线索。随后,该中心工作人员就这些问题形成《专项监察报告》,交由相关纪检监察室进行立案调查。经核实,该问题系有关责任人因工作失误未及时注销导致。目前,已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问责处理。
这是柯桥区纪委区监委通过党风廉政信息监察平台,运用大数据实时碰撞比对发现疑似问题,助力正风反腐的监察成果。
据悉,柯桥区党风廉政信息监察平台包括区镇两级“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基层站所执法服务、村务监督(便民服务)等11套监察系统。为持续深化各部门的反腐协作,目前,柯桥区纪委区监委全面打通了行政审批局、公管办、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等23个单位53条业务专线以及27家银行协查专线数据共享的信息壁垒,高度整合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工程建设招投标、资产资源租赁合同执行上关键环节的数据资源,覆盖全区57633名党员,15569名监察对象,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全区公权力运行的边边角角,为高效开展审查调查、精准监督基层小微权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得益于大数据分析,权力运行轨迹处处留痕,许多决策过程和结果能清晰复盘,使反腐效率大大提高。“我给村里做了这么多的贡献,用村里一点点电费应该没什么。”站在被告席上的柯桥区钱清镇岭湖村党总支原书记李文潮怎么也没有想到,将自家厂里的电费“移花接木”报入村账的事情会在一夜之间被柯桥区纪委区监委工作人员发现。
“我们借助党风廉政信息监察平台进行信息比对和分析,立即锁定问题疑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调查工作,很快就核实了李文潮用村集体资金支付本应由其个人承担的企业电费的相关情况。”柯桥区纪委区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主任姜文涛说。大数据在问题收集、传输和处置效率明显提升的基础上确保了信息的安全可靠,使监督更精准更有力。
大数据反腐作为反腐监督利器不仅能“精准出击”找准病根,更让不正之风在“萌芽”时就“拉响警报”。以村务监督为例,打开党风廉政信息平台,执纪人员可在办公室实时调查。“你看,这里有异常。”马翔指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预警信息介绍。通过对各村居三资运行情况自动统计分析,一旦出现现金支出过大、收支异常、经营合同履约异常等问题,系统就会自动弹出预警信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搭建和完善立体透明的‘公权力运行数据库’,实时记录权力运行轨迹、实时搜集权力运行信息、实时分析权力运行质量,全力打通基层公权力监督‘最后一公里’,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柯桥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绍兴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