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定海:“五个一”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监察质效
如何通过规范化建设提升镇(街道)监察办的监察质效?在舟山定海,被基层监察干部称为“五大法宝”的一批有力措施正在助推镇(街道)监察办走上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道路。
一个实施意见“指南针”
“自从出台了这个《实施意见》,我们的监察工作好比有了一把标尺,职责更加清晰、履职更加有力、作用发挥更加充分。”谈起舟山市定海区监委出台的这个《实施意见》,舟山市定海区盐仓街道监察办主任姚华伟颇有感触。
去年底,舟山市定海区监委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镇(街道)监察办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加快推进全区11个镇(街道)监察办规范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原则、主要任务等进一步明确要求,其中主要任务被细化为10项具体要求,更具规范性指导性。《实施意见》还逐条明晰了镇(街道)监察办的职能定位、工作内容、职责权限、工作制度、管理考核等,引导监察办在工作中主动对标对表,不断提升规范化履职水平。
一套监察档案“数据库”
在舟山市定海区岑港街道监察办主任周超超的文件柜里分门别类地排列着街道干部、编外人员、村(社区)干部及其他监察对象监察档案,这些资料,已成为她履行监督责任的重要“帮手”。
去年以来,全区11个镇(街道)监察办按照六类监察对象范围,根据身份类别、岗位职责分类,对监察对象进行了大起底、大排查,准确掌握对象底数。在既往实施的廉政档案基础上,建立“一人一档”动态管理的监察档案数据库,除基础信息外,增设问题线索专栏,系统掌握、归集监察对象廉情信息。同时根据岗位廉政风险将监察对象划分若干等级,开展不同频次的监督监察和谈心谈话。目前舟山市定海区基层监察办管辖的监察对象达2250余人。
一册办案范本“工具书”
“这本工具书太实用了,里边既有法律法规,又有文书格式,以后监察办案有‘范本’了!你看,这张办案流程图就好比工厂的流水线,每一环节都有统一、规范的工作要求,一目了然,非常实用,便于我们按图操作、依规履职。”舟山市定海区小沙街道监察办主任王雷雷拿着手中的《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党纪监察案件办理范本》表示。
为满足基层监察办案工作需求,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舟山市定海区纪委监委根据镇(街道)实际,在全市率先汇编了《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案件办理范本》,从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受理、初核、立案、审查调查至做出处分决定等办案流程出发,对文书的规范样式、审批权限、流程及注意事项等作了详细的规范和指引,简单易懂,成为最受该区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钟爱的办案工具书。
一项指导机制“领路灯”
人手一本工具书之外,该区还实行片区联系指导帮扶机制,将镇(街道)监察办分为两个片区,建立由分管副书记统筹推进、常委日常联系、各纪检监察室业务指导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采取协办、催办、督办等方式,加强各个环节的业务指导,助推高效履职。在去年9月处理舟山市定海区双桥街道某村干部涉嫌渎职问题线索时,通过片区联系指导,由舟山市定海区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协调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双桥街道监察办分头初核、牵头汇总,保持高频度的上下联动,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查清了问题线索。
与此同时,不断探索一体化协作办案机制,通过片区协作、派员支持、交叉检查等方式破解单个监察办力量不足、“熟人社会”监督等难题。
一批自选动作“特色菜”
为切实打通廉情反映“最后一公里”,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监察办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创新“自选动作”,在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龙潭村打造镇级廉情监察点,实施廉情接访坐班轮岗机制,由监察办工作人员定时定点接访群众。聘请政治素养好、群众威信高的老党员、老干部为廉情监督员,广泛收集廉情信息直报镇监察办,进一步拓宽了监察办的日常监督渠道。
该镇监察办还设立了专家库,将镇机关、企业、村(社区)等单位的财会、工程、拆迁等专业人士纳入专家库,在开展日常监督和问题线索处置时,从专家库中选取人才进行咨询、协助办案,极大弥补了监察办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
据悉,舟山市定海区11个镇(街道)监察办派设至今,共处置问题线索211件,对镇(街道)行使公权力人员监察立案5起,下发监察建议书16份,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61人(次)。“接下来,我们将紧紧围绕‘制度、人员、设施’完善,通过探索搭建信息化工作平台等举措持续做好深化提升工作,切实推动基层监察办规范有效履职。”舟山市定海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舟山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