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秭归:“绝情”举动书写疫情防控中的铁军担当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迅猛,宜昌市委市政府作出了“1月26日(大年初一)凌晨封路,宜昌至所有县市区交通暂时封闭,阻止疫情扩散”的决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秭归县委县政府迅速响应,通知所有的县干部赶在封路之前到岗进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秭归县纪委监委也迅速行动起来,号召“铁军”们奋战在疫情防控监督一线。
除夕夜“撵”儿出门的纪委副书记
除夕之夜,17岁的杜浩阅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观看春晚节目,被爸爸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话整懵了,“儿子,我想今天晚上把你和姑妈送到点军去。”“为什么?我不去!”点军租的小房子,条件简陋不说,大过年的冷冷清清,没有爸爸妈妈陪伴,杜浩阅百般不愿。
据了解,杜浩阅是宜昌市一中学生。杜浩阅的爸爸杜承文,是秭归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此时此刻,杜承文心里很纠结,儿子在异地求学,好不容易春节回家,做爸爸的能不想好好陪儿子么?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首要任务是要履行疫情阻击战的监督职责。送儿子到点军,是他自已一个人思忖良久后做出的决定。
“做这样的决定我也舍不得,但是我和你妈妈接下来的工作,要进门入户去排查疫情,不仅每天没时间陪你,也存在很大的交叉感染风险。你去点军了,我们才能安心工作。” 杜承文关了电视,一脸严肃地望着妻儿。
妈妈也点点头: “儿子,你爸说得在理啊。”
沉思良久,儿子理解了爸爸妈妈肩上所扛的责任,“好吧,我去点军,可是你们也要答应我,一定要注意安全!”杜浩阅眼里泛起了泪花……
就这样,除夕夜,儿子被杜承文硬生生地“赶”出了家门。将儿子送到点军后,他又匆匆返回岗位。肆虐无情的疫情,冲淡了新年的欢乐,却让一家人的心贴得更近了。
纪检人劝导千户群众取消喜宴
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扩大蔓延,近日,全县上下的铁军战士们扛起监督大责,团结一心,积极引导群众停止祭祀活动,喜事停办,白事从简,坚决向红白宴、过年聚餐说“不”,特殊时期人情味“让路”疫情防控。
“杨哥,您好,考虑到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严重性,为尽可能减少人群聚集,希望您能暂停举办您儿子的婚宴。”近日, 秭归县杨林桥镇白鹤洞村纪检委员向龙正在电话联系该村党员杨大相。
“你放心,作为共产党员这个觉悟我还是有的,疫情当前,不能因为儿子婚宴就给国家、给社会添乱,我已通知亲朋婚礼不办了。并且我的儿媳妇是医护人员,已经返回工作岗位了……”杨大相在电话那头说道。
杨林桥镇纪委对照党员干部上报的重大事项报告,梳理出近期将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党员干部名单,发动村纪检委员,一一电话联系、上门劝导其带头取消操办群体性聚餐宴席,积极宣传防疫控疫的各种有效措施。“作为村纪检委员,关键时刻更要积极履行纪检监察职责,防控疫情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村所有举办婚宴的已经承诺取消。”向龙说道。据悉,近期在纪检人的劝导下杨林桥镇28户农户自觉取消喜宴安排,全县近千户群众取消喜宴安排。
特殊时期一场简办的“乡贤”丧事
腊三十,团圆夜,秭归县两河口镇太坪村李晓云家中却弥漫着悲伤的气氛,其父李德远因年事已高与世长辞。李老爷子享年90岁,是两河口镇卫生院退休职工,因医术精湛医治病人无数。李老爷子去世的消息一传出,他的亲朋弟子、父老乡亲、曾救治的患者纷纷要求前来祭奠,村纪检委员及村干部第一时间上门做工作。
“李老爷子医者仁心,口碑远近闻名。他的离世,我们心里都挺难过的,如果不是这场疫情,乡亲们都是要送一送老爷子……”两河口镇太平村纪检委员邓邦才也很是为难,但是疫病当前,顾全大局第一,邓邦才第一时间主动上门为其家人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清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邓邦才的苦口婆心得到了李德远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于是,邓邦才亲笔书写简办白事的《沉痛告示》张贴于孝家门口,告知村民们治丧期间不聚餐,不聚会,一切从简。同时,两河口镇也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宣传了特殊时刻不举办婚丧事宜的重要意义。
据悉, 疫情防控打响以来,该县出动监督检查组18批次,开展明察暗访20批次,电话抽查24批次,追责问责6人次,共取消婚丧喜庆事宜350余起,取消聚餐964场,为防止疫情传播、维护公共安全提供了坚强有力保障。(秭归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