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严的味道随时能从空气里“闻”到
让严的味道随时能从空气里“闻”到
——内蒙古科右前旗纪委监委纵深推进以案促改工作
清廉网讯(敖立秋)“以案促改工作无过客、无坐客、无看客,我们要做到自我查摆命中靶心、切中要害,反思剖析触及实质、触及痛处,整改落实直达病灶、排毒治病,把‘写在纸上的教训’变为‘记在心里的敬畏’……”,科右前旗财政局负责人在系统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表态发言掷地有声。
“通过开展以案促改典型案件剖析,给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我们要以案为鉴,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不断自警、自省、自励。”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派驻民政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武云娥深有感触地说。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坚持以案促改,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力抓手,也是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一直以来,科右前旗纪委监委坚持把握案件内情内因,找准矫治“穴位”,靶向用药,标本兼治,着力让以案促改入脑入心,充分发挥了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
着力“纠偏匡正”,督促问题整改
科右前旗财政系统警示教育大会
科右前旗纪委监委以案促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督导检查力度,将随机抽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法收集资料和信息,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当场反馈、书面反馈和印发通报等形式,要求及时予以纠正,督促责任单位严格按照定制的《以案促工作方案》,有依据、有步骤、有程序、有节点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对装模作样“假整改”、推诿扯皮“不整改”的单位,严肃追究责任。
自开展以案促改工作以来,自然资源局建立完善以案促改责任体系,把工作任务逐项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确保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运用警示教育“点”问题、通报案件“摆”问题、大会发言“找”问题,单位上下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遵规守纪的多了、心存侥幸的少了,为民务实的多了、信访举报的少了,敢于担当的多了、懒政怠政的少了;教育局发出纪律检查和监察建议书52份,“双书”作用明显,并为全旗47所中小学校建立师德廉政档案,实行交流任职……如何真改实改、务实见效,各以案促改责任单位给出了样本意义。
着力“以案为鉴”,强化警示教育
旁听庭审,警示教育多样结合
“典型案件暴露的问题令人深思,给人的教训非常沉重,让人警醒……”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在对案件进行深刻剖析时发出的喟叹,一语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警示教育中当昔日的同事以身破纪,成为警示案例的“主人公”,带给人的警醒无疑是当头棒喝。警示教育大会上以案为鉴,以案明纪,通过剖析“身边人”以身试纪、以身犯法的惨痛教训,释放违纪必究、执纪必严的信号,有效提升了警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各责任单位把握主要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延伸到重要岗位的环节干部,覆盖到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全方位、高密度、立体式的“2+N”式警示教育,通过固定开展一次警示教育大会、一次廉政风险排查,自选开展知识测试、谈话提醒、廉政党课等,让全体党员干部内心深处刮起了一场触及灵魂的思想风暴,严的味道随时都能从空气里“闻到”。
着力“查缺补漏”,推动制度完善
旗纪委监委以案促改工作领导小组实地督查促实效
“以案促改”的关键在于推动形成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常态长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针对违法违纪典型案件中暴露出来的监管漏洞,责任部门对照权责清单,“地毯式”排查廉政风险点,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审查、评估和清理,制定“可执行、可操作、可检查、可追责”的制度体系,努力构建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自然资源局建立风险防控制度6 项、废止制度12项,民政局修订完善廉洁自律制度等9项,财政局健全内控制度31项……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一项项制度落地见效,构建起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监督到位、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真正做到“制止的住”“处理的了”,真正达到在源头上解决问题。
科右前旗纪委监委推动以案促改由“外在惩治”层面达到“制度约束”层面,再提升至“攻心固本“层面,既惊醒迷途者、唤醒歧路人,又督促党员干部主动投身问题整改,引导公权力人员共同涵养遵纪守法自觉,敢于担当、干净干事、严守底线、依规办事的良好风气逐渐形成,为全旗实现跨越式发展蓄积了强大能量。(科右前旗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