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突泉县:三个“1+1”模式 “三转三促”深化“三务”公开
清廉网讯(于春)突泉县抓牢净化基层政治生态起点工作,扎实推进基层“三务”公开,着力把滋生基层“微腐败”的土壤晾晒在阳光之下,从源头上遏制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促进县域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建设“阳光”突泉。
“一办四组”+“一录三审”---实现领导组织由被动履责向层层负责转变,促进履责“常态化”公开“制度化”。
2018年5月,县委印发《突泉县关于深入推进“三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三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三务”公开办公室和党务公开工作推进组、政务公开工作推进组、村务公开工作推进组、“三务”公开工作督导组,健全了“一办四组”工作机制和村级录入、乡镇审核、部门抽查、纪委监督“一录三审”审核模式,明确了由“谁负责、谁监督、谁公开”,形成了“三级定责、同步履责、纪实考责、精准问责”的完整责任体系链条,确保了“三务”公开工作层层有人管、项项有人抓、时时有人监督。
“六位一体”+“一键查询”---实现公开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促进公开“全覆盖”便民“零距离”。
2018年5月,县委整合优化公开资源,依托“互联网+”,建立了一网、一号、一群、一栏、一卡、一会“六位一体”多元公开体系,构建了县乡村三级联动,信息下行、民情上行“双向流动”,干部群众交流互动的信息沟通平台。2019年5月,在党群心连心“三务”公开网站开发了“一键查询”功能并设计“三务公开直通车”手机APP,让公开更便捷、群众更满意,真正实现公开直通民情。将近三个年度低保、地补、草补、退耕还林、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社保、医保等各类信息288万余条进行“清单化”公开。群众可在查询终端机、网页、微信上,通过输入身份证号、姓名便可以快速查询到与自己有关的各种补贴补助、金额标准等情况,同时也可查看到同村其他村民的相关情况,实现最大限度的阳光“晾晒”。群众如果有疑问,可以通过网上信访窗口进行咨询;如果发现干部存在虚报冒领等违纪问题,可点击“一键举报”对该问题线索进行快速举报。切实发挥了“三务”公开阳光透明、方便群众、预防腐败的作用,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消除了群众的疑虑。
“一通三查”+“智能监控”---实现监督由人工向数据转变,促进监督“精准化”公开“规范化”。
2018年5月,突泉县纪委监委印发《“三务”公开监督检查方案》,健全“三务”公开监督考核体系,建立公开数据“智能监控”平台,为“三务”公开监督提供制度保障和科技支撑。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监督模式,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行“周督查、月抽查、季通报、半年专项检查“一通三查”监督机制,并启动“三个一批”专项行动,对公开不及时、不到位及不公开问题进行通报、提醒、整改、约谈和问责。2018年以来处置问题线索2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人,提醒谈话3人;下发提醒函19份、通报5期,发送提醒短信92条、约谈21人。通过后台“智能监控”系统对前台“晾晒”的公开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对比分析、预警提示,着力提高监督的精准度和实效性,确保公开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实现公开常态化和规范化。截止2019年6月,全县55家县直部门、9个乡镇、15个社区、188个行政村已经全部实现网上公开,网上公开信息达76000余条,月均固定公开达5000条以上,公开信息在时时更新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群众对“三务”公开查询点击量手机端达320万余次 ,电脑端达100万余次,通过网上信访窗口解决群众提出问题201条,群众的关注度和满意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