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苍南:数据“探测仪”让“四风”问题无所遁形
日前,温州市苍南县纪委监委查处了一起公费旅游的典型案例,原县招商局工作人员陈展纯借公务差旅空档期改变公务行程,前往泸沽湖等景区旅游,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尽管报销单上审批信息手续齐全,也未超标准住宿、领取差旅津补贴……但违纪问题还是未能在大数据前面蒙混过关。
为进一步深挖细查不正之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苍南县纪委监委精准应用数据“探测仪”,把数据信息平台用足用深,运用科技手段,深挖细查各类“四风”问题。
多平台协作,打开数据“广角镜”
建立与财政、税务、公安、中石化等部门协作机制,依托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纪实平台,定期采集“三公”经费、重点场所发票、道路监控、公务加油卡消费等数据,建立“四风”问题数据库,有效拓宽“四风”问题线索排查渠道。
全数据比对,用足数据“显微镜”
紧盯“钱迹”“行迹”,对各类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精准发现可疑问题。筛查公款旅游线索,将党员干部公务出差审批信息与公务出差期间的住宿、乘坐交通工具数据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借机绕道旅游等问题线索;核查“一桌餐”、违规接受宴请问题线索,对企业在餐饮场所开具的发票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核查入账票据、倒查餐饮场所监控等方式,排查出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可疑问题。
一条链追查,用好数据“导航仪”
对筛查出的各类可疑问题线索,快速进行深挖细查。核查“私车公养”问题,将收集到的公车信息、GPS定位系统等数据,与公务加油卡记录数据进行全面比对,发现加油过于频繁、油号与车型不对应等可疑问题后,迅速调取加油站点、道路监控等数据,及时固定使用公车加油卡为私家车加油的电子证据,为下步谈话取证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利用大数据筛查出各类可疑问题线索71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4起,问责83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人,有力彰显了数据化查处“四风”问题的新成果。(温州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