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绣花功夫” 锻造巡察“工匠”
清廉网讯 巡察干部的能力水平,决定着巡察监督质量成效。为提高巡察干部业务能力,赛罕区委巡察办在教育培训工作中用足“绣花功夫”,以此破解本领恐慌、经验不足和专业短板,锻造巡察“工匠”,提升巡察队伍监督本领,推进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合理设计,绘就培训蓝图。绣花要心中有图,否则就难以下针。巡察干部的教育也需要列出时间表绘出内容图,拟出框架草图,合理规划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一是规划好巡察干部“闲时”培训计划,赛罕区委巡察办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提高党性修养、提升巡察能力作为日常教育培训的目标,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章党规和巡视巡察工作新思路新做法作为培训重点内容,认真制定年度干部培训计划、年度专题学习制度、固定党日制度,用制度化推进学习常态化,让全办党员干部在党组织学习教育中蓄能充电。二是规划好巡察干部“忙时”培训计划,每轮巡察工作开始之初,综合考虑被巡察单位职能特点和抽调人员知识结构,“一对一”精心设计每轮巡察培训课程,确保参加巡察的干部准确了解巡察工作理论政策、迅速掌握巡察工作方式方法、尽快进入巡察工作角色。
创新方法,提升培训质量。善用绣花各种针法,方可绣出精美绝伦的作品。赛罕区委巡察办坚持多措并举、创新方法,加强巡察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一是“身边人”讲好“身边事”。共安排4名巡察干部“上讲台”6次,讲解传授巡察工作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巡察干部全面系统掌握巡察工作六个环节。二是“请进来”传授“好做法”。邀请自治区、市、区级组织部、宣传部、审计局、巡视组等有关单位部门业务骨干10人次专题授课,对专业知识漏洞进行查漏补缺。三是“走出去”学习“好经验”。组织巡察干部先后赴连云港市、杭州市学习先进巡察经验,开拓巡察思路、拓宽监督视野。四是警示教育,强化自律。举办年度巡察工作警示教育大会、观看《巡视利剑》、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进一步强化干部“律人必先律己”的自律意识。五是学习典型,锤炼党性。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了向景呈龙学习研讨会、观摩了乌兰夫故居、接受了大青山革命根据地实景教育,以先进事迹为洗礼和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六是专题考试,提升能力。对主题教育、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4项重点工作理论要点进行专题测试,确保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每轮巡察集中培训结束后,对参训人员进行结业考试,确保学有所长、学有所悟。
精准施策,补齐能力短板。“绣花”功夫的精髓成于细、贵在精。赛罕区委巡察办以干部存在的知识短板和理论需求为导向,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在日常培训教育中按需施策、精准滴灌。一是针对发现和定性问题不精准的特点,充分利用微信平台中“微讲堂”一栏,定期推送违反扶贫政策、违规发展党员、违背民主决策、“四风”“八项”等方面的具体案例,以此解读六项纪律方面违纪行为的表现形式、构成要件。二是针对被巡察单位画像不精准的问题,通过关注被巡察单位微信公众号和官网,广泛收集被巡察单位上情下情和内情外情,提前掌握被巡察单位职能特点、业务范围、人员结构,梳理分析可能出现的廉洁风险、制度漏洞和作风问题。三是针对理论实践结合不紧密的特点,要求每名巡察干部深入到巡察一线锻炼,并鼓励年轻干部担任组内联络员,让理论知识迅速转化成实践成果,提升巡察干部实践能力,推动全区巡察工作提质增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委巡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