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新城区: 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工作
清廉网讯(刘柳)新城区纪委监委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动员部署,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作配合,取得了阶段工作成效。截止5月底,区纪委监委共受理问题线索145件,了结62件,正在核查59件,立案30件35人,留置2人,拟定处置方式中18件,转公安6件。
高站位部署,强化组织保障。一是深化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按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首要政治任务,必须超常规安排”的工作要求,先后召开9次纪委常委会暨监委委员会、12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会议和工作推进会,对扫黑除恶重大案件进行专题研究,及时明确工作方向,切实加强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推动力度。二是健全机构,压实工作责任。制定印发了《新城区纪委监委关于转移工作重心、超常部署安排,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深挖彻查“保护伞”专项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抓总、综合协调,各职能科室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压实责任,明确任务,全面铺开专项工作。
高效能推动,拓宽线索渠道。一是加强宣传,深入发动群众。制定“打伞破网”宣传工作方案,统筹运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与传统来电、来信、来访建立多维度举报网收集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在前期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印制1500份宣传海报张贴于全区各单位和镇、街道、村居,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坚持LED电子屏一周一更新,短信平台一周一发布制度,力求多方式多渠道发动群众举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营造浓厚的打伞破网氛围。二是全面摸排,深挖问题线索。扎实组织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大起底,组织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对2013年以来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线索进行“清仓式”摸排核查,严肃查处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
高同步推进,加强部门联动。一是形成合力,加强协作配合。建立联合值班制度,强化部门间情报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反馈和共享,在重大案件的办理和线索移送方面,进一步强化了与公检法和上级纪委的沟通协调和协作配合,对难点问题共同研究,有力促进了相关工作。二是突出重点,深挖“保护伞”。建立重点问题会商挂牌督办机制,对已经侦破的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案件中有“保护伞”的,与政法机关共同会商、逐案筛查,揪出背后的“保护伞”和腐败分子,坚决严肃查处。
高质量办案,坚持深挖彻查。一是严格程序,深入排查分析。深入排查分析问题线索,制定专项整治工作规范文书和工作程序等制度,按照“点对点”筛查“两个一律”“清单销号”“三个绝不放过”“一案三查”“一主线三支线”核查法的工作部署,采取逐案对接、“三长”签字背书、组建办案专班等措施,指定专人重点督办自治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一督导组交办的问题线索、自治区纪委监委、市纪委监委交办和转办的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公安机关“扫黑办移送的涉黑涉恶案件线索和公职人员问题线索。二是整合力量,全力突破案件。针对重点案件、重要线索,区纪委监委整合人员力量,组织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案组,细化分配了具体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全面增强办案实效。在办案过程中,与公安机关加强联系,协调配合,定期与公安机关互通信息、交叉取证,形成工作合力,做到快查快办。
高标准要求,严肃考核问责。一是强化问题导向,深入整改落实。紧紧围绕自治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反馈的三个方面问题,制定34条具体措施,以规范档案管理为切入点,以完善制度建设为抓手,制定34项具体措施深化问题整改。二是重点行业领域,加强线索摸排。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探头”作用,督促被监督单位认真开展行业领域涉黑涉恶问题线索摸排,重点对征地拆迁、偷倒采砂、重点信访案件以及涉民生领域腐败作为重点进行排查,每月书面报告工作情况。针对影响较大的“沙霸”案件,向属地和相关行业下发了纪律检查建议书,进行专项排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纪委监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