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突泉县:以“八个增强”实现“八化” 高效推进“高质量办案年”活动
清廉网讯(刘强)突泉县纪委监委按照《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开展“高质量办案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切实增强开展“高质量办案年”活动的必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以“八个增强”实现“八化”,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增强监督检查的精准性,实现线索来源多元化。紧紧围绕“三大攻坚战”,结合专项治理工作,坚持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制定2019年督查方案,在日常监督上精准发力,做实做细监督职责,明确督查任务清单、措施清单、问题清单,精准发现问题,让监督“长牙”“带电”。一体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察监督、派驻监督,完善“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完成了监察对象数据统计,保障监督全覆盖、无死角,为实现高质量办案提供基础保障。
增强科技支撑的前瞻性,实现监督执纪信息化。针对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突泉县纪委监委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审查调查大数据建设。整合汇总公、检、法等12家单位18种信息,建设完成了信息查询、比对应用平台一期工程,大大提高了审查调查效率。建立了“三务”公开数据监控系统,提高了“三务”公开监督实效。自主研发信访举报信息自助查询系统,方便了来访查询,为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了强大信息技术支撑。
增强办案流程的严谨性,实现办案安全制度化。突泉县纪委监委以审查调查安全为底线,强化“五个到位”,即强化审查调查安全责任到位、教育到位、检查到位、制度建设到位、基础建设到位,确保审查调查工作高效开展。以防范风险隐患为前提,细化“四个管理”,即强化“方案管理”、严格“过程管理”、落实 “反馈管理”、做好“保障管理”,把审查调查安全责任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审查调查安全检查指导1次,召开审查调查安全调度会1次,会议集中通报1次。
增强协同作战的主动性,实现联合办案优势化。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中公检法等部门专业资源优势、力量优势,以及科技优势,在建立线索移送、联合办案机制等方面寻求突破,共同讨论研究解决重大案件查办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充分发挥多家力量,确保重点案件取得重点突破。第一季度,公检法移送通报问题线索16件。持续深化片区管理工作机制,提升组团办案能力,发挥纪检监察室带动和指导优势,盘活全县审查调查“一盘棋”效能,提升派驻机构和乡镇纪委办案效率和质量。
增强执纪问责的严肃性,实现执行纪律精准化。加强案件综合管理。建立案件质量责任制,核查组、审查调查组、审理组分阶段负责,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事项、具体环节、具体人员,以责任追究倒逼案件质量提升。建立健全线索管理、分办、排查、跟踪、核对、查询、清理“七个机制”,优化线索管理体系,助推审查调查工作高质量开展。制定和规范突泉县纪委监委常用审查调查文书模板,进一步规范审查调查工作程序,规范问题线索处置流程。1-4月份,全县处置问题线索145件,同比增长29%;立案43件,同比增长59%;结案53件,同比增长342%;处分51人,同比增长325%。
增强质量评查的规范性,实现办案质量标准化。紧紧围绕案件质量这个核心,严格按照执纪审查“二十四字”方针进行严格精准把关。第一季度,提出初核审核意见4份,提出形式审核意见8份,提出正式补证意见3份。审核“乡案县审”案件2件,提出补充证据意见30余条。认真落实兴安盟纪委《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方案》要求,针对2018年以来委机关和各乡镇共170件案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自纠自查,共梳理出6类共计42个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指导和整改。
增强以案促改的实效性,实现标本兼治常态化。坚持“一案一整改”,倒查制度漏洞,深挖问题根源,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强化以案预警的风险排查,针对扶贫领域、民生领域等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行业、系统风险隐患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进一步规范处分决定执行,对十八大以来党纪政务处分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和检查,对发现的6类8个问题,全面进行整改。扎实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截至目前,已组织18家单位,5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
增强队伍建设的长效性,实现办案人员专业化。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机关党组织建设。科学合理调配人员力量。本着“科学优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原则,对5个审查调查科室负责人进行岗位交流和选任,在机关14个部室设置副主任,11人进行岗位交流,进一步优化部室人员配备,有效提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综合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制定《突泉县纪委监委2019年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计划》,确定每季度培训重点。年初以来,县纪委监委举办培训班2次,累计培训260人次。组织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区、盟、县各类培训 73人次。组织乡镇和县直纪检干部“以案代训、跟班调训”25人次,有效提升了纪检监察干部审查调查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