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务川:建立综治司法信访“三合一”服务平台
清廉网讯(张友讯 李云纪)随着社会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贵州省务川自治县积极探索综治、司法、信访“三合一”社会治理联动办公平台,打破了过去部门间统筹联动薄弱、职能交叉造成工作盲区的局面,初步形成了“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工作联管、信息联通、视频联网”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2018年上半年,该县群众安全感指数达100%。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相继荣获贵州省平安建设先进县、贵州省无毒害先进县、‘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先进县、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基层联动合一 形成社会治理新合力
针对基层人少事多的实际情况,务川利用“三合一”联动办公服务平台,积极整合乡镇(街道)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三套人马,集中办公,统一承担基层社会治理职能,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规范完善通用基础标准体系、保障标准体系和运行标准体系的基层治理体系,确定主要范围和重点领域。严格按照综治、信访、调解工作相关流程,统一尺度,依理依法妥善处理信访案件和矛盾纠纷。实现统一阵地办公、统一工作标准、统一办理尺度的三“统一”工作模式。对工作各环节进行逐一简化、整合,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各项工作的操作过程更为清晰、严谨,简易便民,实现履职权责一致、工作合法有序,初步建立了“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工作联管、信息联通、视频联网”的平台体系,形成了社会治理新合力。
资源共享合一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利用“三合一”联动办公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人力、信息、网络资源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将综治维稳国安信息员、警务助理、专职巡防队、义务联防队、特巡警队伍等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形成6000余人的信息触网。根据辖区治安状况,有针对性地在重点单位、特殊行业、娱乐场所、学校等场所和重点人群、高危人群中建立“明线、暗线、专线”三线一体的信息联络员,使情报信息触角延伸到社会每个角落,形成覆盖广泛、信息灵敏的网络体系;依托“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数据资源,将线上线下数据整合,准确分析研判社会治理信息,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及时打击违法犯罪。通过人力资源、情报信息、影像数据的融合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筑牢社会治理第一道防线,切实做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诉前、化解在基层,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上交”的目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工作机制合一 创新社会治理新成效
“三合一”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其整合后的人力、信息、网络优势,统筹开展各类社会治理资源的集约化再配置、系统化再整合,确保了各类资源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最大作用。
着力统筹联动。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纳入项目化管理,建立考核考评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工作合力。
着力矛盾联调。按照排查、化解、稳控和处置“四位一体”的矛盾纠纷动态管理机制,对全县的矛盾纠纷进行常态化、滚动式排查调处,定期对易重新引发的矛盾纠纷当事人进行回访,做到“办一例、清一例,访一例、安一例”。
着力治安联防。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以义务巡防、十户联防等方式,配合特巡警队伍,全面加强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农村村寨的巡逻防控,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信息处置警情。
着力平安联创。围绕县、乡、村三级平安创建工作,不断创建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平安家庭,打造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基层平安创建不断夯实,基本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务川建立“三合一”工作机制以来,各类社会治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基层社会治理功能不断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00余起,成功率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达98.5%,司法确认106起,同比上升152%,基本实现“新案随清、老案归零”的目标,有效防止了民转刑案件、群体性械斗、群体性上访案(事)的发生。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法治意识不断加强,为全县脱贫攻坚顺利推进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