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突泉县:常态化推进“三务”公开工作
清廉网讯(赵启思)内蒙古突泉县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区、盟纪委监委关于打好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组合拳”的重要部署,严格履行监督责任,扎实推进“三务”公开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让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切实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监督权、知情权。2018年全县62家县直部门、9个乡镇、15个社区、18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网上公开,累计公开信息46128条,较上月同比增长41.67%。其中,公开党务11497条,公开政务10420条,公开村(居)务24211条。
以上率下,压实责任强担当
突泉县纪委监委强化“稳中求进、一抓到底”的工作理念,以推进更加全面、更高质量、更强实效公开为目标导向,深入开展调研督导,精准摸透实情、掌握公开现状,进而聚焦“三务”公开集中发力,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知行合一、层层压实责任,切实提升工作落实力度。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率调研组对全县9个乡镇“三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4次实地调研督导,力促各党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方式方法,扎实推进“三务”公开工作常态化开展。同时,从6月至9月,每个月选取3个乡镇召开1次纪检监察重点工作观摩会,对“三务”公开等重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加压。
优化体系,多元公开提质效
突泉县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按照“县建网站、乡镇建公众号、村建微信群”的构想,构建了县乡村三级联动,信息、民情“双向流动”,干部群众互动的“三位一体”信息公开平台。并督促各乡镇对所辖村屯公开栏建设进行全面升级,全县188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橱窗式”公开栏、464个自然屯全部设立简易公开栏。同时,结合农民夜校政策解读会和宣传卡“六位一体”推动公开方式多元化、范围“全覆盖”,实现“三务”公开即上墙又上网,确保公开高效、精准、便捷、利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获取“三务”公开信息。
突出重点,公开晾晒还明白
突泉县纪委监委督促各乡镇、各部门注重公开实效,突出公开重点,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紧紧围绕脱贫攻坚领域和“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等群众关心关注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项进行公开,切实增强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公开质量和数量双保障,让权力运行真正阳光透明,促政策落实更加精准到位,让群众心里真正清楚明白,促干部办事更加公正清白,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日前,全县各单位、各部门累计公开涉及扶贫领域信息和“三重一大”决策事项信息数量6600余条,并实行信息公开“月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强化监督,问题导向促落实
突泉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靶向监督,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全县各乡镇、各部门“三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近距离、常态化监督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提醒函,督促各党委(党组)压实责任、举一反三、系统整改。截至目前,开展监督检查6次,针对9个乡镇下发整改提醒函9份。同时,强化大数据应用,建立了“三务”公开后台监控系统,结合“一通三查”工作推进机制,对各单位、各部门公开信息进行统一核查、汇总、评分、排名、通报,着力提升了各党委(党组)推进“三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截至目前,全县范围内下发通报3期,并督促各职能部门及时解决群众在“三务”公开网站提出问题25条。
严肃问责,高压态势惩腐败
突泉县纪委监委聚焦整治重点,紧盯“三务”不公开、假公开、公开不到位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引导群众进行监督,广泛收集信访举报、党风政风监督、网络舆情、巡察监督等渠道挖掘的问题线索,并于每月20日前由信访室、案管室、党风政风监督室对本月涉及“三务”公开问题线索进行一次集中分析研判,精确分类、筛选、统计、汇总,实行建账销号管理。同时,严格实施“三个一批”专项行动,以强有力的问责推进“三务”公开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截止目前,处置“三务”不公开问题线索2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组织处理1人。(突泉县党风政风监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