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新城区:扫黑除恶用好五字诀
清廉网讯(郑宇斐)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通过“识、制、排、查、督”的工作五字诀,找准职责定位、发挥职能作用,聚焦群众身边的涉黑涉恶腐败、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工作推动不力三类问题,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识”字做到有的放矢。认识决定行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新城区纪委监委坚持及时传达、定期学习党中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自治区以及自治区纪委监委、市纪委监委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印发《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加大对专项斗争的组织、领导、统筹力度,突出落实“扫黑、破伞、追责”专项责任。区纪委常委会先后四次对扫黑除恶进行深入研究、统筹谋划。坚持将扫黑除恶与精准扶贫、环境整治、农村“两委换届”等工作相结合,统筹联动推进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实处发力。
“制”字规范工作运行。新城区纪委监委建立了问题线索双向移送、逐案筛查“保护伞”、联合侦办调查涉黑涉恶犯罪案件等机制,强化打击效果、合力推进工作。确立了专项斗争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工作台账,明确专人管理,及时跟进线索处置情况,实现动态监督。对新城公安分局侦办的20起涉恶案件的基本情况、承办单位、承办人、受害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协调分局对案件侦办过程中是否存在说情打招呼或其他干预案件查办的情形进行了逐案筛查。由区政法委牵头,组织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共同探讨研究了按照“一主线三支线”工作法筛查黑恶势力“保护伞”工作。截至目前,新城区纪委监委与相关单位共召开协调对接会6次,就定期联系、案件线索移送、案件筛查等工作进行了积极协商。
“排”字推动深挖彻查。采取“四三二一”线索处置模式,明确党员、领导干部、公职人员、村(居)干部四类对象,划定涉黑涉恶腐败、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工作推进不力三类重点,实现了信访室初步梳理、党风室再次评估、台账式管理的二级分析研判机制,最终形成案管室统一管理、分办跟踪。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组、镇街道纪(工)委合力,形成二级联动的线索摸排机制。与此同时,印发宣传海报1000余份下发到镇(街道)、社区,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栏、LED电子屏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通过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网络举报方式等多渠道发动群众、收集线索,注重拓宽线索类型,畅通群众举报涉黑涉恶线索渠道。
“查”字强化执纪问责。“既要查办黑恶势力犯罪,又要追查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还要倒查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不查清绝不放过!”新城区纪委监委抽调精干力量、坚持一案三查,一经查实,绝不手软。对公安机关打掉的涉黑涉恶犯罪团伙,做到及时跟进、逐案筛查,对于案件中存在的疑似问题线索,安排专人深入一线开展调查,有效落实了“同步上案”要求。
“督”字层层压实责任。新城区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成立了由纪委监委各常委、委员任组长的专项斗争工作督导组,对保合少镇、各街道开展了集中督导,各纪(工)委、派驻纪检组负责日常督导,并对对保合少镇、各街道党(工)委、纪(工)委和部分行业主管部门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情况开展检查。通过全方位、多轮次、高频率、零死角的监督检查,全面掌握本地扫黑除恶斗争开展情况。
下一步,新城区纪委监委将进一步拓宽线索渠道,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涉及党员干部和其他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腐败信访举报等情况进行再梳理、再排查,着力发现群众身边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对工作打不开局面、盖子揭不开的,将严肃问责,确保专项斗争见真章、收实效。(新城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