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破解“看病难” ——宣城市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改模式探秘
开展健康咨询活动
本网讯(曹光鑫)位于安徽省宣城市主城区的宣州区西林街道,总面积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万,辖四个社区居委会,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坐落其间。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省级示范中心、省残疾人之家、省级全科医学临床实践基地,下设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站4家。
探索建立医共体,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新医改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足实情,坚持基本医疗服务为引领,着力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步发展。尤其是2016年加入市人民医院医共体以来,通过实施区域医共体,服务保障民生,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目前,医共体框架基本形成,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建立,让社区居民实现了家门口就医的愿望。依据2016年中心双向转诊量分析及预测算,每例次2000元,其中累计为居民减少医疗支出150万元,医共体少支出新农合资金150万元。
联合计生办开展生殖健康检查
构建医共体框架 建立分级医疗机制
“居民‘痛点’就是医改的着力点。”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维军说,医改要成功,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居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服务。在新一轮医改中,该中心首创社区“医共体”模式,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运行机制,打造新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该中心“牵手”市人民医院,组建医共体,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着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在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办公室和专家团队的指导下,该中心立足区位优势,创新发展,紧扣围绕中心和服务站的两级职能,突出内涵建设,强化规范化建设,着力完善并放大社区卫生服务的网底功能,力求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 该中心搭建师带徒平台,形成心电诊断、X光读片、彩超等影像诊断和诊疗路径同质化,既方便居民就诊,又提高了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医护人员的认可度。2016年,该中心累计门诊总人次达60745人次。其中,各服务站门诊人次31000人次,较上年上升15%;中心门诊29745人次,较上年上升20%;住院人次与上年持平,为1248人次。
中心主任王维军(右一)和主管医生查房
创建专家工作室模式 专家服务送到家门口
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新举措,主动作为,邀请专家到社区开展义诊和讲座,请专家到病房对病人查房。2016年2月,该中心顺势而为,与市人民医院建立专家派驻制度,市人民医院8名相关科室专家派驻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抓住契机,对患者进行合理分流,实行急慢分治、双向转诊。凡需上转的病人,一律由社区医师联系好接诊科室专家,优先安排诊断治疗。凡是转回的患者,社区医师依据转回患者诊疗方案,随时沟通联系,保证治疗的连续性、规范性。
该中心和各站结合派驻专家的工作时间和专长,预约社区患者到专家工作室就诊,安排一名社区医生作为门诊专家的助手。与此同时,派驻专家就特殊住院病人进行查房指导,并定期举办医护人员和患者健康讲座,让日常门诊及住院病人享受家门口的专家服务,也有效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力。2016年,中心全年上转260例次、下转162例次(不包括下设4个站上转病人)。
为辖区老年人做体检
推行家庭医生签约 畅通分级诊疗路径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基层首诊是关键。在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班人看来,要改变社区居民有病就去大医院的就诊习惯,亟待构建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对居民健康实行连续性、责任式管理,让家庭医生成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该中心立足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新需求,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中心深入推进卫生资源下沉,构建“1+1+1+N”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即:市人民医院专家引领+家庭医生签约小组为核心+全科团队协助+社区卫生计生信息员参与。这一新型的家庭医生签约模式,把全民健康和家庭医生制度有机融为一体,从根本上带动了基层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到2016年12月31日止,已有6556位居民签订了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协议书。其中,3965人次是有偿签约人群,主要是重点人群。
该中心将西林街道划分为8个网格,每个片区公示40处家庭医生签约公示栏。公示板块均张贴在楼栋显目处,告知居民自己的家庭医生。针对签约居民就诊,除提供住院服务外,还减免相关费用,五保户、特困人群住院治疗减免自付部分费用。同时,中心代为预约专家、转诊、社区巡诊、家庭病床设立及居家护理和临终关怀服务。“有了家庭医生,头痛脑热的小毛病再也不用往大医院跑了,找家庭医生就可以解决了。”受益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居民感触颇深。
中心联合专家团队开展送医进社区活动
深化医共体机制 追求利益最大化
——致力于突破520基药目录限制,市人民医院专门设立医共体药房,该中心可直接在市人民医院药房调拨药品,后入中心药房零差率销售,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可持续治疗得到有效保障。
——立足于方便市直单位慢性病就诊,市人民医院医共体药房1118目录的慢性病药物及中药饮片和中心药房实施对接,既保障了医保病人及居民门诊统筹的药品供给,又保证了药品质量。
——专注于打造暖心服务品牌,该中心对转回病人的新农合免收住院门槛费,提高报销比例,减少转诊病人的医疗支出,进而提高了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中心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健康是永恒的话题,医改永远在路上。深化医改及社区医共体工作,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班人满怀期待,充满信心。未来,中心将把社区医共体打造成更加紧密的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让社区居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责任编辑: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