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多伦县:“八强化”推进执纪审查调查工作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纪委监委从“融合”提升教育、制度管理规范、拓宽线索渠道、规范线索处置、强化执纪力量等八方面入手,推进执纪审查工作提质增效。截至5月底,多伦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50件,处置问题线索65 件,立案21件28人(乡科级10人,一般干部4人,村干部14人),结案1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乡科级干部4人,一般干部4人,村干部4人),在全县形成高压反腐和强大震慑。
强化业务学习 提高履职本领 结合监察体制改革后人员思想需要“大融合”、履职能力需要“大提升”的实际,多伦县纪委监委积极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教育。今年以来,组织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4次、机关集体学习6次,党支部集体学习5次,党小组学习18次;购置《职务犯罪侦查指引》《监察机关调查职务犯罪案件证据收集与运用》等工具书180余册;采取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头授课的形式,指导纪检监察干部学习执纪审查、依法调查业务知识,纪检监察干部执纪审查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强化制度建设 促进管理规范 深入推进“制度建设年”活动,对照《自治区纪委监委机关监督执纪监察工作办法(试行)》等“四个一”制度体系,对县纪委监委机关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调查)、案件审理和内部监督管理等进行“流程再造”。2018年以来,修订完善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沟通协调、监督制约和机关管理制度机制31项,制度管理、日程管理、要点管理、清单管理、反馈管理、流程管理更加明确。
强化群众监督 畅通举报渠道 充分发挥信访举报主渠道作用,加强来信、来访、来电、网络举报“四位一体”信访举报网络平台管理;在县群众信访接待中心专门设立了纪委监委信访接待室,建立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接访制度,凡是群众反映的重大、复杂信访问题都能做到面对面交流,引导群众合理表达个人诉求。
强化分析研判 优化线索处置 严格执行问题线索集体排查会议制度,对问题线索进行综合分析、集中研判,分清主次、区别情况,及时进行分类处置,建立问题线索管理台账,确保问题线索归口集中、专人负责、严格保密,提高成案率。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39人,占比79.59%;运用第二种形态处理8人,占比16.33%;运用第四种形态处理2人,占比4.08%。
强化协作配合 形成审查合力 组织召开县反腐败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多伦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细则》,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加强案件和案件线索的通报、移送和执纪审查调查协作配合提出明确要求,为监察权运行过程中的“纪法”衔接和“法法”衔接打下良好基础。
强化审理把关 提升案件质量 把住“入口关”,对不符合移送审理条件的案件不予受理;把住“审查关”,严格依据政策规定,审查案件的事实、证据、责任,进行定性量纪,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提前介入审理,对非法证据进行排除;把住“程序关”,严格审核案件查办的程序、时限是否合规,做到依纪依法文明办案;把住“教育关”,利用审理谈话制度,对被处分人员讲明党纪条规,唤醒党员干部党章意识,坚持关口前移,早提醒早教育,增强办案效果;把住“执行关”,严格履行送达手续,加强对处分决定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确保党纪、政务处分落实到位。
强化“红线”意识 落实安全责任 定期对纪委监委机关谈话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高度重视“走读式”谈话对象的谈话安全工作,每次谈话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严格规范谈话对象通知到达、送返程序,把执纪审查调查安全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不可突破的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安全事故的底线。
强化干部锻炼 打造过硬队伍 发挥纪检监察室联系指导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组工作机制作用,统筹调配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组工作力量,“以案代训”提高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加强对执纪审查调查人员的监督,制定出台《多伦县纪委监委对打听、过问、干预执纪监督调查情况实行报告的暂行办法》,规范优化审查调查程序,强化案前学习教育、案中监督、案后评估。健全完善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机制,对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问题线索认真核查、严肃处理,坚决防止“灯下黑”。(多伦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