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引得新风正气来
自2012年,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八项规定”以来,吴忠市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上率下,从市委主要领导做起,从各级党政机关负责人、班子成员做起,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市纪委紧盯老问题、关注新动向,不断改进执纪手段,把纠正“四风”往深里抓、实里做,以基层党风政风的不断好转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改变
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进程中,吴忠市广大党员干部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思维观念的洗礼,按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正在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深入持久地抓好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业已成为我们管党治党的一把重要尺子。”10月12日,五届市委第21次常委会议召开,在听取了吴忠市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的汇报后,市委书记沈左权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地落实“两个责任”、坚定不移地突出问题导向、坚定不移地保持高压态势,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继续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坚持不懈纠“四风”,看住老问题,紧盯新苗头,严肃查处,寸步不让,在巩固现有工作成绩的同时,注重标本兼治,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以良好的工作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五年的冲刷涤荡,换来了清风扑面——工作态度认真细致、接待群众热情耐心、办理事项又快又好……干部作风如何,群众感受最直接。2013年至2016年,全市干部作风群众满意度连续三年持续提升,2015至2016年,在群众评议机关干部作风活动中,吴忠市连续两年排名全区五市第一。
对这几年来社会风气的变化,青铜峡市青铜峡镇余桥村党支部书记王自成感触颇深:“我们村原来过个年存在严重的攀比现象,八项规定精神出台后,我感到工作顿时有了抓手,如今农民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了,我们村的民风也越来越淳朴了。”
“提到纪委明察暗访,一开始的时候真是害怕,其实怕的根源就是自己该做的没做好,现在按时上下班、认真干工作,随便怎么查,心里都是踏实的。”市城乡规划和环卫综合管理局工作人员陈超这样说道。从惧怕检查的被动遵守纪律,到内心自觉的主动遵规守纪,许多党员干部已经完成了这一转变。正如市纪委常委张涛所说,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遇事先拿纪律的尺子量一量,再决定怎样做,说明心中纪律的弦在绷紧了。
吴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干部白仁深有感触地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5年来,围绕干部作风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文风会风到吃穿住行,从人情往来到八小时‘内外’,从严于律己到躬身为民,对群众来说,最直接的一个感受就是干部更加亲民了,部门办事效率更高了,民生实事更暖心了。
责任在全面从严中压实
作风建设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杜绝形式主义和做表面文章,才能保证好作风长久坚持下去,让群众满意。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来,吴忠市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关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改进会议和市领导活动新闻报道工作实施细则》《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级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26个制度,给作风建设开出一个标本兼治的“大处方”,给各级党员干部带上作风建设的“紧箍咒”,全面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同时,吴忠市还率先在全区出台《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预防腐败工作实施方案》,紧盯生态移民、脱贫攻坚等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程建设、重要工作落实开展监督检查,保障了政令畅通;2014至2015年,吴忠市在全区率先创建涵盖作风建设内容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1+8”制度体系,2016年加以深化和提高,进一步形成了“1+8+2”制度体系。“1+8+2”制度体系,形成务实管用的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用“有形的手”把“无形的责任”落实到位,有力推进了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将作风建设步步引向深入.......
一系列有效措施的落实,使吴忠市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呈现可喜变化: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朴实文风、务实会风逐步形成,公务接待更加规范,基层调研更加务实。作风转变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基层群众普遍反映,过去乡镇领导见得少,现在每天都能见上面了,干部跟老百姓更亲近了。领导干部则表示,公务接待少了,读书干事多了。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问责一个,警醒一片。吴忠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监督执纪中发现的“四风”突出问题,既追究直接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既追究主体责任,又追究监督责任,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强有力的问责倒逼各级党委、纪委坚守责任担当,压紧压实了“两个责任”,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心县王团镇大湾村干部马宗英公权私用,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及其近亲属谋取私利,于2015年被查出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古语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马宗英以牺牲百姓的利益为代价,最终受到纪律处分。然而,后悔已晚。马宗英说:“我错误地将群众给予的权利当作自己谋福利的工具,结果害了自己。无论到哪一步,人都不能逾越做人的底线,要守住党纪的红线。”
吴忠市纪委副书记任海涛介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际成效,也使党员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党员干部普遍感觉到学习思考的时间多了,从政环境清新了,党内的正气上升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儿被充分调动起来,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正在形成。
执纪在与时俱进中从严
“当前,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普遍增强,为什么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数量较大?其中有“四风”问题树倒根存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监督执纪越来越严,对发现的问题一律从严查处,既下大力气减少存量,更着眼于遏制增量。”市纪委常委杨少军如是说。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五年来,吴忠市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着力抓“常”抓“长”抓“细”,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共处置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线索278件,处理165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87人,先后通报典型案件33起,促进全市党风政风持续向好、新风正气成为常态。
不严不足以正风气。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四风”问题新形式、新动向创新监督方式,开通网上举报平台、微信一键举报、随手拍,让群众监督更便捷更有效;发挥职能部门业务优势,联合有关部门,开展隐形“四风”专项检查;通过巡察工作,发现不易暴露的“四风”问题,并督促整改铲除“四风”滋生土壤;抓“回头看”,挤压“四风”存在空间 ,让监督时时在处处在;开展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活动,不断加大执纪力度,遏制了不正之风蔓延势头。
吴忠市纪委创新推广“五个双”工作机制,实施发现问题、过程留痕、双向报告、整改问责、公示公开的“五个双”落实“两个责任”监督工作机制,促使各纪工委探索建立党员干部违纪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查处的抓早抓小机制。切实把责任担在肩上、落到实处,压力传导下去,取得较好的效果。
“大坝电厂社区居委会坐收坐支商住户卫生费,违规收取低保户费。大坝镇党委免去白鹏飞社区党支部书记职务,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在青铜峡市大坝镇农村党员警示教育基地看到,该市选取宁夏查处的39个典型案件,从虚报冒领、雁过拔毛、截留挪用等方面进行剖析点评,教育提醒党员干部,以案说纪,直击人心。
近年来,青铜峡市持续强化党纪教育和警示教育,率先打破以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说教式”和奔赴全区各教育基地的“走访式”党纪教育和警示教育模式,在“家门口”建成了全区首家农村党员警示教育基地,通过正反典型引导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着力提高党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前培训要到市委党校去,现在党校建在了村上,使农村党员学教成常态,夯实了村级阵地基础。”尚桥村党支部书记李雪健说,农村党校上课形式生动活泼,破解了农村党员不愿学、不真学、不会学的难题。
利通区纪委监察局开通“随手拍来监督”微信公众平台,对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问题和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及腐败问题以“图片+文字”形式上传举报,让监督无处不在.....
一件一件事情地抓,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坚守,推动一项一项规定的落实,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推进。广大群众透过一件一件“小事”见微知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作风转变。
教育在润物无声中深化
红寺堡区首部移风易俗题材微电影《无礼的幸福》开播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群众喜欢。如今,在红寺堡区,李俊义不收彩礼的新风尚,成为左邻右舍热议的话题和学习效仿的榜样。该区委宣传部“三支一扶”人员李丹3月份新婚,为带头践行移风易俗,部里十多名同事为李丹送上了“一个祝福,一首歌,一束花,一个礼物”。李丹感动地说,结婚本就是件高兴的事,能收到大家的祝福,自己就已经很开心了。
“原来谁家有个‘红白事’,大家随个份子太正常了。现在就是随了,很多人也是坚决不要,甚至直接不让大家知道。”金星花园社区工作人员刘亚丽对这几年同事之间随份子风气的变化不无感慨。现在不论从机关到社区,还是从乡村到村民个人,越来越多的群众在自家的婚丧喜庆事宜上节俭低调,这背后体现着党员领导干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自觉性越来越高。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的为我们减了‘负’,以前,那么多接待应酬,我们的压力也挺大的。现在,少了觥筹交错、少了酒气熏天,能腾出更多时间投入工作和陪伴家人了。”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发出这样的感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际成效,也使党员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党员干部普遍感觉到学思践悟的时间多了,从政环境清新了,党内的正气上升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儿被充分调动起来,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正在形成。
“没想到这么快,不到一周的时间我的新门店就开起来了。现在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确实比以前好多了。”在吴忠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从甘肃省来吴忠市做生意的办事群众杨德龙高兴地说。
“现在不论多大的领导来调研,都带着问题来,多晚也不留下吃饭,办了这么多年企业,这在以前没法想象。”谈起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吴忠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厂区负责人李金亮不无欣喜地说道:“原来是求着政府办事,现在政府主动上门提供帮助,这让我们企业感受到了党狠抓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实效。”
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有踏石留印的精神、抓铁有痕的韧劲、壮士断腕的勇气,让崇廉尚俭的政风民风相互激荡,顽疾痼症终会治愈,歪风陋俗终要革新,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我们越走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