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疆创新基层纪检监察管理体制 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水平
按语:中央纪委监察部
近一年来,江西省纪委、监察厅坚持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管理监督,着力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
创新基层纪检监察管理体制,科学集成监督力量。一是坚持提高效能,实现机构设置科学化。保留县(市、区)政法机关和垂直管理单位的纪检监察机构,撤销其他分单位设置的纪检监察机构,组建面向县(市、区)直单位和乡镇(街道、场)的纪工委、监察分局。同时,优化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内设机构设置及其职能,相关职能转由纪工委、监察分局承担,成立专门负责指导协调纪工委、监察分局查办案件的部门。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干部配备科学化。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设正科级纪工委书记1名,设副科级纪工委副书记兼监察分局局长和监察分局副局长各1名,并按照规定配备科级纪检员监察员。三是坚持加强管理,实现工作运转科学化。各地都制定了有关纪工委、监察分局建设和管理的制度,明确组织领导、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和干部教育管理等要求,为工作运行提供良好制度保障。
创新省直纪检监察机构工作机制,形成矩阵式协作模式。一是完善省直派驻纪检监察机构设置。新增4家双派驻机构,其中向省交通厅和省广电局2家设党委的单位增派了纪检组,实现派驻纪检组、监察室与内设纪委合署办公。由委厅机关案件检查室牵头,将省直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划分为6个办案协作区,实现力量合理调配、工作相互联动,加强办案和工作督查。二是强化省属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监督职能。聘任省属高校纪委书记为省纪委、监察厅驻高校纪检监察专员,进一步明确和规范高校纪委书记的职责,要求年底向省纪委、监察厅述职述廉,加强工作考评。制定了《关于建立省属高校案件查办联动机制的意见》,增强高校纪委的监督威信,探索遏制高校消极腐败现象发生的有效途径。三是理顺省出资监管企业(金融机构)纪检监察管理关系。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省出资监管企业和省属金融机构纪检监察有关问题的意见》,完善机构设置、明确编制职数和干部任免程序。
创新教育培养管理方式,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一是在实践中教育锻炼干部。先后开展了“下农村、送清风”、“作表率、创一流”、“纪检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和谐”等主题教育活动。二是构建科学管用的约束机制。制定了《江西省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十个严禁”的规定》和《机关内部监督暂行办法》。成立内部监督领导小组,设立干部监督管理室,履行对全省纪检监察干部的内部监督职责。对外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近两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察厅认真贯彻中央纪委指示精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在巩固中提高、创新中发展,扎实推进县乡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持不懈抓落实,全面推进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一是深入调研。在2007年就对县乡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成效明显。二是狠抓落实。经过各级的不懈努力,到2010年底,纳入中央纪委统计的15项工作、23项主要内容全部完成。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县级纪检监察机关编制2623个,平均每县(市、区)27.9个,县均增加6.7个;经费标准均按本地检察院或公安系统标准核定,许多长期以来困扰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结合实际抓创新,不断提升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水平。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对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新进人员的年龄、学历、任职资格等进行了严格要求,作出了统一规范,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全区统一将224个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新增职位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考。其余409个职位注重从熟悉经济、法律、审计等专业知识的优秀年轻干部中选调。组织近100名(含届中调整新任人员)县市区纪委书记参加中央纪委培训班,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二是规范内部管理。全区出台了各类细化措施、制度401项,一些地方制定了《关于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的暂行办法》,完善了车辆和装备设施管理等制度。自治区纪委要求各地规范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内设机构及职能设置,各室配备人员一般不少于2人,实行AB岗制,推进县级纪检监察机关长效机制建设。
聚精会神打基础,创造性抓好乡镇纪检组织建设。一是配足配强人员。今年年初,在乡镇换届工作文件中明确提出“由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任纪委书记,设专职副书记”的要求,为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强工作保障。自治区纪委组织起草了《关于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乡镇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副书记担任,设专职纪委副书记,条件具备的可配副科级”;将原来的“四有”细化为“七有”,即:“乡镇纪委要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举报电话,有档案资料柜,有齐全的办公办案装备,有必要的办公办案经费,有基本的交通工具”。三是提高工作能力。在去年培训的基础上,在今年底再对新当选的乡镇纪委书记进行一次集中培训,要求各地(市、州)纪委培训乡镇专职纪委副书记,县市区纪委培训乡镇(街道)纪委委员,对新招录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跟踪管理,切实提高乡镇纪检干部的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