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节俭廉洁办城运
核心提示:
10月16日至25日,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从开幕式6万人的主会场未留一份垃圾,到执行委员会30多项规章制度的制订,再到节省的近3亿元资金……南昌市通过抓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建机制完善制度保障、动真碰硬加强监督、执纪有力严肃惩处等举措,使“城运会”办得绿色、环保、节俭、廉洁。
1、抓教育——
“节俭廉洁办城运”理念深入人心
“作为党员,我要把廉洁自律放在首要位置,为办一届干干净净的城运会作出贡献。”办会之初,南昌市组织“城运会”工作人员参观江西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案例剖析展,执委会志愿者工作部的盛姣丽参观后表示。
按照“城运办好、干部不倒”的要求,该市坚持预防为主,营造“节俭廉洁办城运”的氛围——
要求“城运会”相关领导签订“廉洁责任书”;针对场馆建设等重点项目,通过约谈项目负责人、在施工现场设置廉政警示牌等方式,实施重大项目廉政预警办法;公布举报电话,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刻录3000张反腐宣传警示教育光盘、印制5000册《廉政教育手册》和1500册《廉政准则宣传漫画册》,发放给工作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使“节俭廉洁办城运”理念深入人心。
“看得出来,政府是真心要办廉洁城运啊。”市民张宇哲看了有关电视报道后说。
2、 建制度——
“节俭廉洁办城运”机制健全完备
“城运会”承办之初,南昌市纪委经常接到有关城运项目违规招投标方面的投诉。执委会针对此出台《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执委会“廉洁办城运”工作人员若干行为规范》,对“城运会”场馆和相关工程项目招投标、器材采购以及资金管理使用等做出具体要求,提出“八个严禁”。
此后,南昌市陆续围绕财务收支环节,制定“城运会”《筹备期间管理办法和经费开支标准》、《执委会国有固定资产管理规定》等;围绕场馆建设和工程管理环节,制定《建设项目实施监督的操作规程》等;围绕市场开发、合同履行和物资采购等环节,制定《资源开发管理办法》、监审建议书、监审整改书、监审通知书等30余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权、管物;针对制度执行情况,制定出台《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督查工作调度制度》,规定督查工作每周一总结、每半月一调度,要求各督查组制订工作计划,并建立督查工作台账,保障督查工作有序运转。
“这些制度及规范的出台,不仅可以规范各项工作流程,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因制度‘漏洞’产生的暗箱操作、私下交易等腐败行为。‘城运会’筹办以来,没有出现一起因规章制度缺失而导致的工作受阻现象或腐败行为。”执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3、强监督——
“节俭廉洁办城运”举措动真碰硬
“城运会”筹办之初,南昌市就提出要“将每一分钱用到实处”,在满足赛事标准的前提下,对“城运会”场馆建设和竞赛器材、设施等,“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借的不租、能租的不买”。据悉,“城运会”32个场馆中有22个属改建项目,这离不开该市全方位的监督“眼”。
“综合信息服务暨数字城运合作伙伴赞助200万元人民币、800万VIK服务框架协议已进行审批”……在“城运会”监察审计部日常工作记录本上,一项项监督记录清晰可见。市纪委、监察局联合审计部门成立监审部,先后对70多个招标、采购项目进行跟踪监督与审计,涉及项目概算15.54亿元,节约资金2.998亿元;对1200余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经济签证等方面文件进行抽查,发现问题30余个,提出审计建议45条。
抽调有关方面专家60余人,组成综合、项目、创建、维稳等6个“城运会”督查组,对场馆建设、物资器材采购、资源开发、赞助谈判、大额经费使用等进行全程化监督。
南昌市还畅通监督渠道,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城运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选取合作伙伴、开闭幕式活动方案、火炬设计方案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4、严惩处——
“节俭廉洁办城运”执纪严明有力
“物资采购部赵某违规采购,给予警告处分;其分管领导李某,由市纪委、监察局约谈。维稳处孙某工作时间擅自离岗,给予诫勉谈话。综合处谭某上班时间玩游戏,给予效能告诫……”“城运会”期间共有12人因失职渎职、违纪违规被问责。
“城运会”筹办工作一启动,南昌就建立举报投诉机制,通过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四个平台以及首次在运动员村设立的投诉督办中心接受群众投诉。市纪委、监察局明确规定,对涉及城运的信访举报做到优先受理、优先签批、优先查处、优先反馈。
据悉,南昌市在“城运会”期间共受理投诉来电、来访360余人次,下发督办单16件,运动员满意率达99%。根据《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办法》、《关于实行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问责办法》等,对12名因失职渎职、违纪违规的工作人员予以问责处理。
“‘城运会’已经过去,南昌将总结此次办会的经验,尤其是办会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结合本地实际在全市继续推行。”南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卢作全表示。(作者 吴华 尹志贤 刘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