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五抓”巡查“廉”出效
反腐倡廉,重在预防。近年来,河南林州注重将监管的关口前移、下移,紧抓一个“早”字,早发现、早制止,突出一个“源”字,强化源头治理,实行党风廉政巡查制,“眼睛向下”查“漏”补“缺”,堵“漏”治“源”,取得了明显成效。
抓制度。林州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巡查制实施意见》,明确了巡查工作的指导思想、对象、内容、方式和程序。巡查的目的主要是将监督关口前移,加强对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日常检查,及早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效防止领导干部尤其是单位主要领导出现大的问题,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发生。实行三项制度,一是一把手工作汇报制度。巡查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会,专门听取承担反腐倡廉建设任务部门的一把手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下步工作要求。二是一把手责任考核制度。结合平日巡查情况,评出等次,在全市通报,促整改提高。三是一把手问责制度。结合巡查工作,对工作落实不力或屡出问题的单位一把手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抓关键点。一是抓关键客体,即一把手。通过抓一把手,以点带面抓本单位的廉政建设。二是抓关键部门,如教育、卫生、建设等部门。这些部门是高风险部门。三是抓关键环节。通过抓关键环节,堵塞监管漏洞,减少或遏制腐败的发生。四是抓巡查主体。巡查人员以纪检监察为主,并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企业代等参与,同时适时协调组织、人事、财政、审计、公检法等部门人员参与,确保巡查人员的广泛性,巡查工作的客观真实性。
抓重点部位。一是注重查处单位领导层的违纪违法行为。一把手掌握有单位的行政权、财务权、人事权,位高权重,易滋生腐败。林州市注重对领导层的巡查,防止领导层的腐败发生,以此强化本单位本部门的廉政建设。二是注重查单位中层的违纪违法行为。尤其是一些握有审批大权的中层,或重要岗位、环节。这些是权限的“第一道关口”,风险性也极大。三是注重查二级机构的违纪违法行为。
抓方式。一是与被巡查单位召开见面会,向被巡查单位发调查问卷、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听取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二是召开座谈会,分别进行谈话,听取意见。三是查阅有关资料,或调阅有关账目。四是明察暗访。巡查组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查访的形式,深入到各单位巡查。重点巡查工作时间玩网络游戏、工作时间出入娱乐场所、工作时间参与赌博、三公消费等风险点。截止目前共查处违纪人员30人,全都进行了电视曝光和媒体通报,起到了强烈的震慑作用。
抓运用。除向相关单位反馈巡查意见外,还要存入领导干部个人档案和廉政档案,作为干部任用、评先评优和党风廉政责任考核、纪律处分的重要依据。对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发建议书、立案调查等方式进行处理。注重权力运用过程的监督和长效机制的建设。如对近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建设的巡查,除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责令整改外,还督促其进行公示制度的改革,建立了长效监督机制,使权力在运行中出现的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得到了有效及时纠正和解决。
去年以来,该市已对全市45个重点市直单位、乡镇和重点工作机构进行了巡查,发现和查处违纪违法案件40起,发放纪检或监察建议书32份,纠正和处理各类问题110多个,有效及早查堵了出现得漏洞或存在的问题;诫勉谈话22人,追究科级干部6人,免职处理3人,将问题提前予以发现和解决。党风廉政巡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有力促进了该市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和干部作风的好转,促进了该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年1—9月份,该市生产总值完成778.9亿元,增长21.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7.5亿元,增长31.5%。年初有9个项目陆续开工,4月下旬又有16个重点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抗菌肽、离子液体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在林州“落地生根”,林丰铝电铸轧板项目顺利投产,300吨多晶硅技改完成并正常投产等。(林州纪委 刘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