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安远县推行“1234”模式筑牢信访维稳防线
江西安远县纪委监察局在信访工作中,推行“1234”工作模式,从源头上化解信访矛盾纠纷,筑牢信访维稳防线,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突出“一个环节”。
突出信访接待环节。在信访接待中坚持 “四心三不”:接待来访热心、倾听诉求细心、解释宣传耐心、为群众解决问题诚心;不属纪检监察工作范围内的不一推了之,能当天解决的问题不拖到第二天,能一次接访的不让群众走第二次。
二、坚持“二个主抓”。
(一)、主抓早,把问题解决在基层。1、早预测,为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针对信访举报情况,认真分析研究,找出普遍性的问题,通过开展专项调查,将信访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2、早介入,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一些基层解决有难度的信访问题,主动提前介入,指导和帮助基层尽快处理;遇到棘手难办的信访案件,主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多管齐下,集中处理,及时解决,稳定大局。3、早警示,坚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对群众反映党员干部吃喝玩乐、敛财等问题,经调查构不成违纪的,及时进行提醒性、诫勉性谈话,及时敲警钟,促使其改正。
(二)主抓快,把矛盾化解在基层。1、掌握信访动态快。不断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信访信息网络和信访信息报送制度,及时掌握基层信访动态,并实行责任制,使信访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处置。2、处理信访问题快。凡是群众来访或署名的信件,尤其是集体访、越级访,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对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对一时解决不了的,向群众讲明原因;对政策不允许的,向群众交代清楚,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对干部违纪问题,及时进行查处。3、调查取证快。对群众举报党员干部的信访案件,快速调查,快速处理。对简单的信访问题查结不过周,对复杂的信访问题查结不过月。
三、把握“三个重点”。
(一)、在工作范围上。把关注重点放在征地流转和房屋拆迁等矛盾易发群体上,积极主动做好预先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在工作对象上。把关注重点放在越级上访户、闹访户、缠访户和重访户等相对特殊的人员上,实事求是地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三)、在工作内容上。把关注点重点放在群众关注和反应强烈的热点和难点上,最大限度地公开、公平、公正的解决普遍性的问题。
四、狠抓“四个到位”。
(一)、组织领导到位。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层级管理负责制度;按照“一个问题一个方案,一个领导一抓到底”思路,做到“领导包案、归口办理、限期结案”;主动变“上访”为“下访”、“等访”为“走访”,化被动为主动,要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二)、超前排查到位。对各种信访问题、矛盾纠纷等社情民意动态,尤其是对越级访、集体访、重复访的苗头隐患展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先排查,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事态消弭在萌芽状态,同时摸清周边相关情况,积极发动家庭、亲友等社会资源做好工作,有效的变事后解决为事前预防。
(三)、时限要求到位。对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承办人要在一周之内反馈调查处理结果,如反映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要在月内与上访群众取得联系,并告知处理情况,做到“当年事情当年办,县内事情县里办,遗留问题协商办,违法问题依法办”,确保群众来信来访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条条有答复。
(四)、监督执行到位。坚持“有访必督,一督到底”,确保来访不漏登记,领导不漏批示,调查不漏材料,处理不漏依据;对每起信访件,坚持“靠前、贴近、紧跟”做好工作,使信访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对处理完毕的信访件,定期做好回访工作,及时掌握当事人思想动态,确保不留后遗症、不出新问题。
自2009年以来,该县排查出矛盾纠纷362起,化解358起,全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健康发展。(江西省安远县纪委 赖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