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建设综合科技信息平台保障科学发展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建设涵盖决策、执行、监督、评价“四位一体”的综合科技信息平台,保障科学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运用“制度科技”,提升领导决策力,保障科学发展。一是信息集成,提供系统资料。建立为民办实事督查管理系统和财政投入项目资金监察管理系统,整合项目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二是自动分析,提高判断能力。开发城市发展指标分析软件,集成决策所需关键信息,提高领导分析处理工作的准确度。三是辅助思考,促进科学决策。建立领导驾驶舱系统,该系统具备信息集成和自动分析功能,涵盖了战略指标、绩效管理、满意度建设和监督保障四个方面的主要信息,帮助领导掌握全面情况、科学判断形势。
运用“制度科技”,提高工作执行力,保障科学发展。一是固化指标,增强考核依据。将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细化、实化、量化,确保重点工作不漏项。二是全程监督,确保考核公正。建立重点项目督查管理系统,把272个重大项目纳入系统管理,加强对项目建设的在线监督,对未按规定节点完成任务的项目自动亮红灯警示。三是动态考评,确定考核结果。对各绩效考评责任单位承担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7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和86个三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打出考核分数,确定考核等级,营造狠抓落实、抢抓落实的工作氛围。2010年,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监测显示,南宁市政务环境、经营环境等8项环境满意度综合评价达到80.32%,跃居广西14个地市第一位。
运用“制度科技”,增强权力制约力,保障科学发展。一是确权勘界,确定权力运行范围。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四次清理,公布《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目录》。对全市291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99项经营性和中介服务性收费项目进行清理,向社会公布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二是统一平台,提高权力运行效率。开发行政审批通用软件,将审批事项名称、审批时间、审批流程、收费标准等进行固化,使审批效率提高60%以上。建立公共资源电子招投标系统、公共资源标准化管理系统和公共交易资源信息发布平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操作、控制流程、控制风险。三是强化监控,确保权力规范运行。依托行政审批通用软件开发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对审批事项的全程实时监控,对超期审批、不予受理、不予同意等事项进行重点监察。依托公共资源电子招投标系统、公共资源标准化管理系统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廉情预警电子监察系统,对招标书审核、招标书公告、变更招投标方式、中标价格异常、刻意回避招投标等风险监控点实时监控,自动对异常现象进行预警,保障招投标依法依规运行。
运用“制度科技”,提高群众满意度,保障科学发展。一是拉近距离,密切干群关系。整合广播、电视、报纸、网络资源,开办“政风行风热线”节目,要求部门“一把手”亲自参加节目,解答群众关心和记者暗访了解的问题。2010年以来,该节目播出26期,回复问题358个,回复率100%。二是及时受理,回应社会关切。建立网上政民互动平台,全天候在线受理群众的咨询、建议和投诉。2009年至今共处理市民来信10862件,回复率99.2%。三是自由评价,体现群众意愿。建立群众满意度评价网,群众可以随时对项目建设、部门履职情况进行评议,网站将自动汇总群众评议情况。南宁市委、市政府将评议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领导干部绩效管理和年度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促使各级各部门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者:邓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