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县泗店镇“三项机制”筑牢农村干部廉政“三道防线”
农村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山东省宁阳县泗店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积极构建防治农村干部腐败的动机、机会、权力“三道防线”,解决了个别农村干部能力不够强、作风不够实、履职不规范等问题,农村干部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作风进一步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健全教育培训机制,筑牢农村干部廉政“动机防线”。农村干部肩负着建设新农村、带领群众致富奔康的重要使命,他们综合素质、发展能力和廉政意识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泗店镇注重健全各项教育培训机制,努力降低和消除腐败的心理动机。一是办好“半月课堂”。突出学政策、学方法、学经验,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采取领导干部领学、机关干部带学、专家教授讲学的方式,坚持半月一交流、一月一小结、一季一观摩、半年一考核,认真学习上级重要决策部署和农村法律法规,引导农村干部解放思想、提升境界,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二是抓好阶段培训。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巩固村“两委”换届成果,举办新任村干部干部培训班,采取邀请县纪委、国土局、经管站等部门领导讲课、镇党委书记上党课、组织“宁阳标兵”做报告等方式,讲政策、交方法、鼓干劲,提高农村干部大局、团结、法规、服务、发展、廉政六种意识,激发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热情。三是做好思想教育。开展思想作风集中整训,采取查、评、议、改等办法,强化自查自纠、领导点评、教育引导三项措施,切实把农村干部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造福群众上来,形成了干部就是为民服务、工作就是解决问题的共识,营造了攻击克难、争先进位的强大合力。换届以来,广大农村干部工作积极主动,对镇村容貌进行了集中整治,全镇共整修村庄道路和生产路157公里,修复路灯130盏,栽植绿化苗木1100余棵,清理垃圾600余吨,清除违法建筑6处,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健全“三资”运行机制,筑牢农村干部廉政“机会防线”。村级“三资”管理,既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又是村干部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泗店镇结合农村实际,突出抓好“三资”管理,构建了“经管站和农村财务管理中心、招标中心、采购中心”“一站三中心”管理体制,督促农村干部规范履职、依法办事,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了腐败机会。一是实行资金、账目代管。村级资金全部由镇经管站设立专户代管,及时记录资金流向,全面掌握村级资金使用情况。账目一月一审核,严格按程序规定审签,凡是票据不合格或超支的,一律不准入账。同时,设立公开日,建立公开栏,对村级“三资”运行情况统一部署、定期公布,随时接受群众的咨询和监督,真正给群众个明白,还干部个清白。二是实行公章、合同代管。村级公章、合同全部由镇代管,对涉及集体和群众利益的村级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签订的合同和使用公章,必须严格履行程序,由村会计和经管站工作人员在互相监督下共同使用公章,并做好登记,对所签合同文本,建立合同管理台账统一管理。今年以来,拒绝不合理用章67次,代管合同26份。三是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三资”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经常了解调度村“三资”管理情况,督促村干部严格按程序办事,切实维护好群众和村集体的利益。换届后,镇党委指导各村健全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重新公布了今年以来所有账目,3个村在镇采购中心和镇招标中心的监督下,购置了5台变压器和3000米铝心线,对380亩集体土地进行了公开招标租赁,受到群众的好评。
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筑牢农村干部“权力防线”。泗店镇坚持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以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为核心,强化措施,严明纪律,促进农村干部勤政廉政,激励农村干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干事创业。一是制定“捆绑式”包村制度。结合开展“包村大行动”,完善领导干部包管理区、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履职制度,在对机关干部落实包保责任的同时,明确村干部相应职责和任务,指导村干部做好项目承接、协调沟通等工作,实行“全方位,立体式”包村,强化对村级的监督和帮扶,形成了上下联动、干群互动的包村工作局面。二是强化村级班子动态管理。认真实行村级班子“五步联动工作法”,镇党委一月一次基层班子运行分析会,对村班子实行分类指导、全面监测、动态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出现矛盾及时化解,软弱班子及时调整,工作亮点及时总结,提高了村干部履职能力,增强了村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三是修订完善村干部考核办法。对村干部实行一季一考核、半年一考评、年终一兑现,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把考核结果作为发放村干部业绩考核工资、评先树优等重要依据,对群众举报作风不廉、经查属实的村取消一切待遇,进行跟踪督导整改,以此激励村干部提升“敢干”的气魄、增强“多干”的意识、强化“会干”的能力、掌握“善干”的方法,带头创先争优、服务群众。目前,新任村“两委”干部进一步梳理了发展思路,制定了发展规划,签订了任期目标责任书,全镇村级新引进各类项目12个,置换土地指标360亩,发展甜玉米等特色种植650亩,全镇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张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