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国资委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纪事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这是时下企业界流行的一句话。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深入推进,市场资源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向着“一流企业”的目标迈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广东省国资委在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力度、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创新丰富廉洁教育模式,打造企业廉洁文化品牌,营造廉洁从业的浓厚氛围,呈现出一派生机和活力。
创新信息载体 强化导向作用
该省国资委纪委创办的《国企清风》杂志,是全国国资系统的首份内刊。该刊宣传廉洁从业典型,传播廉洁文化理念,鞭挞贪腐丑恶现象,成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学习、宣传、教育、交流的主要载体和窗口。几年来,该刊约请40位省属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和64位纪委书记畅谈廉洁从业的体会,促使他们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该刊创办以来,共有23篇文章被国内多家主流媒体转载。各省属国有企业积极开展学刊用刊活动,开设廉政建设专栏,宣传廉洁文化理念。
该省国资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载体,在外网上开设了“廉政建设”栏目,通过登载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理论研究、案例警示、国企动态等信息,客观真实反映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情况,为省属企业提供参阅学习、查询借鉴的平台。2010年,他们组织开展以《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和《加强和改进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和省属金融机构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实施办法》为主要内容的“百题知识竞赛”网上答题,要求企业领导人员和重点岗位人员必须参加,以比促教,以赛促思,以思促廉。同时,他们在该系统内网上开设“清风园地”专栏,供所有人员对反腐倡廉工作发表见解、参与讨论,进一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认识。目前,该专栏已经成为该省国资委党委、纪委了解和掌握人员思想动态的重要窗口。各省属企业也广泛运用信息网络的牵引作用,强化信息防腐的宣传功能。据统计,利用信息网络手段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网和构建反腐倡廉信息平台的省属企业已达349家。
开展主题教育 发挥教化作用
该省国资委充分利用每年一度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创新教育形式,注重以发生在监管企业的案例为题材,通过每年编印一本《典型案例剖析材料》、制作或播放一批警示教育片、组织一次廉政教育参观、发放一批廉政教育书籍、请专家作一次廉政辅导、召开一次“以案说纪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活动。近年来,该省国资委纪委拍摄了《“蛀虫”透视》、《国企之殇》等警示教育片,组织省属企业领导人作有关廉洁从业的专题辅导报告442场次,开展教育和参观活动233场次。
今年,该省国资委举办“清风颂廉”书画摄影展,充分发挥书画摄影作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几年来,他们举办 “国企清风”廉洁文化专题文艺晚会,通过企业自编、自导、自排、自演节目,讲述身边人,颂唱身边事,艺术地表现和诠释“廉洁”主题,获得该省纪检监察宣传教育专项工作奖;举办省属企业“国企放歌”歌唱比赛,通过唱红歌、忆先辈,纯净心灵,端正作风;举办“国企书香”专题文艺晚会,以文艺形式展现读书思贤、思廉、思德、思进,提高修养。5年来,各省属企业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廉洁文化建设的主题活动,自办反腐倡廉方面的文艺晚会104场次,组织演讲比赛120场次,知识竞赛172场次,自创文艺节目448个,形成了有效的廉洁文化传播机制。
强化责任机制 凝聚整体合力
该省国资委始终将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明确省国资委和省属企业党政“一把手”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第一负责人,要求各级领导带头参加廉洁文化建设活动。
该省国资委纪委主动负起牵头的职责,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确定廉洁文化建设的主题、对象和内容,制定具体措施,对各个单位、部门、人员,抓好责任分解、检查考核、责任追究三个环节,建立由纪委牵头,相关职能处室参加的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相互配合,分工负责,分类指导,凝聚整体合力,促进廉洁文化进企业活动有效落实。
目前,廉洁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各监管企业的“一把手”工程,形成由各企业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整体推进工作机制。(本报记者 王景喜 通讯员 李家瑞 王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