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为“小官贪腐”现象把脉开方
如何有效遏制低职人员贪腐问题的发生,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蚌埠市在找准病因的基础上,着眼于惩防并举、标本兼治,注重打好“组合拳”,采取综合手段治理低职人员贪腐——
让大家不敢贪:抓惩处,严查案,保持高压态势。去年以来,该市对国有企业改制及资本运营过程中的违纪违法问题进行集中攻关,连续查办了一批典型案件,查处党员领导干部9人,其中3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643万元;对司法领域违纪违法案件重拳出击,先后查办司法领域违纪违法案件84起8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1人,一批群众关注、社会关切的案件得到及时查处。
让大家不想贪:抓教育,细谋划,增强教育实效。该市出台了《2010年—2012年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规划》,对工作任务和责任部门、保障机制和措施、考核方式和奖惩办法等作出明确要求,做到纪检监察机关有目标、市直相关牵头部门有任务、基层单位有落实措施、年度总结有检查考核。该市建设了警示教育基地和廉洁文化主题公园,已接待近10万人次参观学习。组织创作《廉政准则》系列动漫宣传短片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滚动播放。
让大家不能贪:抓监督,健全监管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先后开展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制度强化执行年等活动,构建了基本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大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统一监管平台,编织了一张有效监督制约之网。在规范基层权力运行方面,开展了“阳光村务工程”建设活动,通过健全完善“三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促进村级公共权力阳光规范运行。
2010年,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石湖乡党委书记胡某某、乡国土所所长谢某某等在石湖乡开发原供销社闲置土地建设农贸市场期间,分别收受开发商现金、购物卡,利用职务便利,为开发商在征地拆迁、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证及房屋产权证办理等方面提供帮助,违规出具自建房证明材料,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120余万元;
2008年,淮蚌500KV输变电线路架设工程在蚌埠市近郊开工建设,工程所涉及的高郢村、汪庙村、长淮村、淮上村的顾某某、张某某等5名村干部采取虚报冒领等手段,直接侵吞截留土地补偿款,中饱私囊,涉案金额1万元至5万元不等;
2005年至2008年,五河县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某利用企业破产重组之机,先是隐匿资金170余万元用于企业购货、周转等,后又伙同该县财政局2名干部以外地企业董事长名义收购该公司,先后2次骗取土地出让金等120余万元;
……
乡镇干部、“村官”利用工程建设以权谋私,企业领导人员利用企业改制违规运作、中饱私囊,基层司法人员徇私枉法、权钱交易。蚌埠市纪检监察机关办案记录上的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时下基层腐败案件主体职级低、涉案金额少、行为多样化、职业范围广、行为后果严重等特点。
蚌埠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小人物”贪腐案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化解基层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据统计,5年来,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7215件次,初核违纪线索1538件,立案1355件,结案1350件,处分1309人,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16亿元,一批“小人物”腐败问题受到查处,信访举报量逐年下降。
2008年7月,蚌埠市纪委查处了固镇县交警大队原大队长陈某某受贿案,并移送蚌山区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陈某某在羁押期间翻供,辩称收受的16万元中有7万元系借款,指使其亲属制作借款伪证,并先后向区检察院案件侦办人姚某、公诉科科长胡某某,以及蚌山区法院有关人员行贿16.5万元,成功打通层层关节,使得蚌山区法院以受贿9万元判处陈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蚌埠市纪委高度重视此案宣判结果与调查事实明显不符的情况,组织人员进行督察,将这起从侦查、起诉到审判“一条龙式”的窝案串案查清。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近年来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基层干部接触财物资金的机会明显增多,“小人物”贪腐问题显著增加,其腐败行为直接危害群众利益,损害社会和谐之基,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蚌埠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深刻剖析所查案件,为“小人物”贪腐行为找准病因——
“小官思维”作祟,洞开贪欲之门。这些涉案的“小人物”,由于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承担任务繁重,待遇相对较低,容易滋生攀比心理、侥幸心理、失衡心理以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正是由于这些不良心理作祟,导致思想逐渐腐化变质。
监督制约不力,权力寻租有空间。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难免出现被滥用的危险。在监管机制方面,对一些职位不高、权力不大的“小人物”,往往缺少细化的监管制度,忽略或疏于监管,给其提供了利用权力寻租的空间和机会。在制度落实方面,没有配套的检查考评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执行不执行一个样,执行好与坏一个样,使得一些“小人物”得以寻机规避监管,铤而走险。
近年来,发生在基层一些职级不高、岗位特殊、管钱管物的普通干部,以及乡镇政府部门“小、散、远”机构普通干部身上的腐败问题屡见不鲜,既给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安徽省蚌埠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认真查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严肃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人物”腐败问题,深入剖析发案原因,加强教育监督,健全监管机制,达到了政治效果、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张闽生 乔华茂 窦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