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利通区创新“勤廉为民”工程载体
利通区以实施“勤廉为民”工程为统领,紧贴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通过创新形式、示范带动、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等方法,在探索中完善,在创新中提升,使利通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形成了一批反腐倡廉建设成果和经验,全区已有58%个乡镇和61%行政村(社区)通过吴忠市和利通区委的考核评价,达到了“勤廉为民”五好乡镇(村)标准。
一是基层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在马莲渠乡岔渠桥村的“四权”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创建了村级“四权治理”机制,对所有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通过由党组织履行决策的领导权、村民会议实施决策的表决权、村委会履行决策的实施权、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行决策的监督权等4个步骤12个环节实施,建立起“制度+流程”的村级管理模式,形成各类制度相互联系、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各个组织层层制约的机制。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制、村务新闻发言人制度,全区99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实现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全覆盖。同时,为更好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区委出台了《利通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补贴发放和考评办法》,将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补贴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每人每月给予补贴150元,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每人每月给予补贴50元,并针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补贴发放专门制定了考评办法。办法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实行每月百分制综合考核和年终“满意度”测评的方式进行,凡考核为70分以下的扣发当月补贴,年内连续六个月综合考核在70分以下或年终“满意度”测评为“不满意”的,村党组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按程序予以调整,从而将村级事务办理以工作流程形式加以固定,最大限度实施村级事务全过程动态化民主管理,扩大了广大群众参与率、知情率,减少了村级干部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
二是基层干部评价机制进一步拓宽。改变了以往“双述双评”的模式,积极探索由“官评官”向“民评官”的转变,把乡村干部评议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在乡镇基层站所中开展了以“勤廉双诺双述三评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评议站所活动,在村干部中开展了“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在乡镇党委书记中开展了“纪委委员、群众代表评议乡镇党委书记”活动,进一步激发了乡村干部干劲,经测评,群众对乡村干部满意率平均达95%以上,做到了群众满意、干部高兴、社会反响良好。
三是廉政风险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建立了《利通区领导干部外出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管理严肃干部人事纪律的通知》、《关于规范干部离任交接手续和人事编制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利通区重点项目建设责任追究办法》、《利通区机关效能问责办法》、《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意见》、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等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四色”管理办法,用红色、绿色、橙色、黄色四种颜色对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进行分级管理,及时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进行警示提醒。在全区各乡镇和各单位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通过自己查、群众帮、领导提、组织审的方法,共排查各类廉政风险点2514个,制定各类风险防范措施2554条,初步实现了惩防目标的全覆盖,编织起了准确规范权力运行的防控网,推进了源头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是便民服务网络进一步提升。以“高效、便民、规范、廉洁”为宗旨,在12个乡镇建立了民生服务中心,区委、政府为每个乡镇投入30余万元装备了LED滚动屏和电子触摸屏等设备,提升了民生服务中心环境。根据党政综合、经济服务、社会事务管理、公共服务四大块工作,将一些管理事项和服务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减少办事环节,明确程序时限和质量要求,并将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的落实对象、标准、政策依据和办事流程全程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将“三资、综治”中心纳入民生服务大厅,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服务模式,形成了集服务民生、“三资”管理、纠纷调处“三位一体”的便民服务新体系。2011年以来,高闸镇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及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勤廉为民管理服务中心。管理服务中心依托高闸镇民生服务中心搭建了党务政务数字化管理平台和民情之声互动平台,及时受理群众诉求,发布致富创业、科技服务等各类信息,为群众提供了综合性服务,实现了群众诉求一站式办理和干部群众零距离交流。今年以来全区12个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每天接待办事群1000余人次,为群众办事600余件。
五是党务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落实。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区进一步推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党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范围、主要内容、时限、形式、程序和具体要求等。在内容规范上,着力增强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制作党务公开目录,建立党务公开信息网站;在形式创新上,增强党务公开的灵活性,建立了“公开栏定期公开、阅览室长期公开、发言人适时公开、电子屏滚动公开、民情小报三务公开”的“五位一体”党务公开运行模式。同时,依托党务公开加大政务、村务和财务公开的力度,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各乡镇在健全自治区统一规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九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推行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系统管理,实现基层工作“阳光公开”,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利通区纪委 冯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