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赤壁市转变干部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近年来,湖北省赤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干部作风和提高政府执行力为核心,以治理“庸懒散”活动为抓手,着力改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全市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严肃治理“庸懒散”,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干部作风转变,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今年5月份以来,赤壁市全面深入开展“严肃治理‘庸懒散’、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的活动,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有令不行、无所作为、落实不力、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等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活动中,坚持从群众反映最集中、意见最大的方面入手,把思想教育、检查整改、责任追究、树立典型、建立机制贯穿始终,突出抓好思想动员、自查整改、检查追责、建立机制4个环节的工作,采取集中检查、明察暗访、日常考核、群众举报、民主评议等方式,全过程监督干部行为。
创新评议体系,让社会广泛参与推动干部作风转变,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近几年来,赤壁市坚持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扩大公众的参与度;通过开展“满意和不满意”单位测评活动,加大行业作风建设;通过设立行风热线,让群众评议部门行风;通过开展“百名股长群众评”活动,消除“中梗阻”现象。在健全评议体系中,赤壁市不断探索新的评议方法,推行了“行政服务部门企业评”,即在全市确定了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市住房和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卫生局等49家行政服务部门为今年的“行政服务部门企业评”参评单位,由企业业主直接对行政服务部门在服务招商引资、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履行职责、勤政廉政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测评打分。此项评分在“行政服务部门企业评”综合评分中比例占60%,凸显了评议的主体性和公认性。
建立长效机制,以制度建设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是制定相关制度规定。赤壁市先后制定了《关于实行部门涉企检查、收费、罚款准入制的通知》《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不准”规定》等制度,大量取消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优化了政策环境。二是加快行政服务中心体系建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理顺了管理体制,强化了行政服务中心职能。三是通过大力整治“三乱”行为,不断规范执法和管理行为,严厉打击砂霸、石霸、路霸、市霸、车霸以及强揽工程、阻碍施工等损害投资环境的人和事,形成了公正的法治环境。四是通过严格行政执法,从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坑瞒拐骗等行为,优化了市场环境。五是建立健全优化和治理经济环境的长效机制。将转变干部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与年终目标责任制考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及行风评议工作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对破坏经济环境的人和事,从严从快查处。
加强监督检查,以服务创新推动干部作风转变,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是建立市级领导和市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市政府直通车服务企业和督查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制度。对重点企业和项目,从立项、审批、开工、竣工到正常生产经营,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二是建立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在全市部分企业中设立了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实行信息反馈制度、承办督办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开展领导干部定期下访群众活动。出台了《关于全市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的意见》,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干部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定期开展主动下访活动,重点围绕干部作风问题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组织专题下访调研活动。四是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市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对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情况、规范收费情况、“绿色通道”建设情况、公路“三乱”情况等进行认真检查,并及时进行通报,确保问题及时得到整改。(作者 徐仕新 湖北省赤壁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