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肥城市构建“15”农村党组织书记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今年以来,肥城市把农村党组织书记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针对村“两委”已完成换届的实际,通过建立一个“廉政风险库”,采取教育筑防、纪律约束、用权透明、预警处置、帮扶激励等五项防控措施,形成了“15”农村党组织书记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建立廉政风险库。结合近年来市内外查处的农村党组织书记违法违纪案件所暴露出的问题,会同组织、检察、经管、财政、信访等部门,深入排查出村党组织书记在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实施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农村“三资”和村级社会事务等6个方面的22种风险情形,建起了“村党组织书记岗位廉政风险库”。以镇街为单位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对照检查,使其识风险、知危险、不冒险。
在认真分析风险因素的共同属性、风险类别的差异以及风险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五项措施进行防控:
一是教育筑防。联合检察、经管等部门,以镇街为单位对新当选的村干部进行了“争做一名勤廉兼优的村干部”、“如何预防职务犯罪”、“怎样管好农村‘三资’”的专题辅导,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参观了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借助文化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独特感召力,大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是纪律约束。制定下发了《肥城市农村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即不准骗取截留支农惠农补贴、经济补偿;不准在工程项目建设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擅自处置村集体资产、资源;不准挥霍公款,奢侈浪费;不准侵占集体财物;不准以村集体名义私自借贷或提供经济担保;不准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不准借为群众办事之机谋取私利;不准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不准作风霸道,独断专行。要求各村将“十不准”内容张贴在党务村务公开栏内,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用权透明。紧紧抓住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这一主线,按照“依法清权、规范用权、公开亮权、监督约权”的思路,依据《党章》、《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文件,对村党组织及其书记的职权进行了梳理,共清理出涉及村党组织的权力事项19项,其中决策类事项9项,执行类事项6项,监督类事项4项;涉及村党组织书记的权力事项11项。为防止这些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出现偏差、诱发腐败,全面推行了以民主决策和党务村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事务“阳光操作”,努力为村党组织书记架设权力安全行使的轨道。
四是预警处置。建立实行村级重大事项报告和廉政提醒制度。要求各村在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正式实施一周前,按规定程序向镇街纪(工)委书面报告。对需要提醒注意的事项,镇街纪(工)委在2个工作日内回复《重大事项廉政提醒卡》。在农村聘请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对日常监督检查发现或群众反映的村党组织书记不廉洁问题,按其性质、影响程度、轻重缓急,向其下发“红、黄、蓝”三色预警警报,提出具体的整改防控要求。
五是帮扶激励。联合组织部门,建立完善了村党组织书记激励、关怀、帮扶制度。街镇党政领导和包村干部经常与村党组织书记谈心交流,及时沟通思想、鼓舞干劲、指出问题。实行村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党组织书记的工资、福利、评先表彰挂钩。通过编发简报、电视采访、召开现场观摩会和举办报告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勤廉兼优村党组织书记的先进事迹。坚持宽严相济,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充分保护和调动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