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武定: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突出“六性”
近年来,云南省武定县在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中注重结合实际,着力从对象、内容、形式、氛围、效果、机制上入手,把握好“六性”,进一步发挥了宣传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了全县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
——在宣传教育的对象上划分层次性。工作中,将宣传教育对象划分为不同层次,为分层施教奠定基础。第一层次为重点对象,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第二层次为重要对象,主要是管人、管项目、管资金等单位部门的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工作人员和乡镇村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基层站所负责人;第三层次为一般对象,主要是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第四层次为特殊对象,主要是社会公众和其他人员。
——在宣传教育的内容上注重针对性。一是因人施教。对领导干部突出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人员侧重于强化预防职务犯罪、岗位廉政风险和警示教育;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着重抓好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和职业道德教育;对社会公众,着重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二是因事施教。针对领导干部私驾公车、利用公款乱吃喝、参与赌博、工作作风粗暴等不良倾向和苗头,开展了“刹三风、促学风、树形象”、“转变作风、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新平台”等活动;为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盲区问题,开展了“贤内助、廉内助”系列学教活动。三是因时施教。对科级领导干部实行任前廉政谈话、廉政考试、廉政培训;在节假日期间,多形式进行廉洁自律教育;在上级党委政府颁布新的党风廉政法规文件和出台政策之时,及时组织学习和进行宣传教育。
——在宣传教育的形式上突出多样性。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创新和丰富教育手段,着力构建经常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立体教育模式”。一是进行灌输教育。坚持不懈地利用“三会一课”、理论中心组学习、列会学习日、上廉政党课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二是抓好创新教育。充分利用和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定期向科级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在电视台滚动播放廉政公益广告,通过气象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发布廉政格言警句,以多媒体广告机播放廉政电教片,在办公电脑上设置廉政屏保等形式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通过寄发廉政贺卡和廉洁自律公开信,组织领导班子公开进行廉政承诺,领导干部个人撰写廉政承诺书,印发《武定县领导干部廉政教育日志学习手册》等多种方式开展教育。三是进行特色教育。结合县域内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创作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廉政文艺作品,利用少数民族节日、语言进行廉政宣传教育,利用少数民族歌舞展示廉政事迹等。
——在宣传教育的氛围上营造浓厚性。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多形式、多渠道营造良好氛围。发挥广播、电视的覆盖优势,使党员干部时时接受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廉政教育;依靠报刊的开放性作用,每年要求各级党组织征订纪检监察刊物进行学习宣传,并在县电视台开设《罗婺廉政之窗》、在《狮子山文艺》开设了“廉政文苑”栏目;组建“点师授课”廉政宣讲团,深入各单位进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发挥长年活跃在城乡的各艺术团体、文艺宣传队、老年协会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廉政文艺演出活动;开展廉政文化长廊创建活动,在乡风文明示范带绘制了一批反腐倡廉壁画;11个乡镇还制作了一批廉政公益广告牌悬挂于街道两旁;利用县委政府办公大楼的电梯空间每季度粘贴一组图文并茂的廉政宣传画;在纪念纪检监察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之际开展廉政书画摄影展、廉政演讲、廉政歌曲演唱等活动。
——在宣传教育的效果上立足实效性。坚持在抓细致、抓具体、抓落实上狠下工夫,注重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一是每年制定周密的宣教工作计划。年初将全年任务量化分解,做到内容、时间、措施、效果四明确。二是定期和不定期开展督查,适时进行通报,强化过程管理,年终对照目标检查考核,任务到人,责任到单位,虚功实做,使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做到耕耘与收获并重,切实促进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在宣传教育的机制上着眼长效性。首先是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制定了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廉政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其次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制定了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定期安排学习反腐倡廉理论制度、反腐倡廉宣传报道奖励办法、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科级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廉政考试等制度,并将宣传教育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三是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制定了党政主要领导讲廉政党课制度、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成员单位职责,明确 “一把手”和有关单位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大宣教”格局。(云南省武定县纪委 潘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