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实施廉效风险管理
“谢谢你们了!”近日,一封感谢信送到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规划分局。信中说,规划分局执法人员在接到某厂违章建造厂房反映的第三天,就到现场查看,并责令其立即停止建造。而以前,他曾多次向当地反映未果。
这是鄞州区围绕规范公共权力运行和提速增效,创新推行廉效风险管理模式所出现的变化。
笔者采访发现,廉效风险管理就像是拿“放大镜”看风险,用“坐标系”找定位,拿“量角器”比成绩。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周忠贤说:“系统性的廉效风险管理,不仅设置了一道‘防火墙’,也是一项增强权力部门、服务窗口服务意识和执行力的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廉洁高效、干净干事。目前,全区廉效风险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带动各项工作开展。今年上半年,区镇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办件量就达58.32万件,同比增加132%,办结时间比法定时间缩短78%。”
完善全程化教育体系
鄞州区在规范公共权力运行和提速增效工作中,用“放大镜”全面排查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廉效风险。目前,全区共查找出廉效风险点13250个。
根据查找出来的风险点,他们完善全程化教育体系,把教育贯穿于廉效风险管理全过程。
区纪委副书记蔡建泓说:“我们着重开展专题化重点岗位人员廉效风险教育,针对各个层面岗位对象开展个性化廉效风险防控教育,并建立新任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培训制度,增强了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该区在新闻媒体上分别推出“阳光热线”、“阳光会客厅”等专栏,形成个性化、菜单化、数字化的廉效风险教育体系。区地税局针对不同对象共举办了20多期(场)各类廉效风险防控教育培训班。区规划分局通过开展廉效风险和警示教育、建立中层以上干部廉情档案等举措,提升了中层以上及重点岗位人员的廉效风险防范意识。
完善科学化权力体系
前段时间,该区各部门、各单位都对内设机构和岗位权力事项进行清理,编制岗位职权目录、制度目录和业务流程,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目前,全区共梳理职权8270项,编制工作流程目录1785份,各级各部门共制定防范措施1629条。
这犹如为各个岗位打造了一只看得见的“量角器”。
区地税局在探索实行税收免额、罚款、稽查等制度中,实行民主评议,防止暗箱操作。在对个体工商户税收定额时,在测算基数的基础上,由业主共同评议,评议结果上墙公布;罚款除压缩自由裁量权外,还落实会审制;稽查则实施回避制,做到稽查不审理、审理不稽查。在宁波市最近一次对64个地税基层征收单位和办税服务大厅的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该区地税系统各基层站所满意度名列前茅。
完善透明化监督体系
透明化的监督体系,是落实廉效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在清权确责的基础上,该区公开权力清单、办事流程、权力依据和办事结果,实现权力事项全透明;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权力行使过程透明化。具体说,就是通过党务、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等途径,构建起权力透明化运作模式;通过建立健全政府专项资金拨付前媒体公示、审计结果媒体公示等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和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等公共财政制度,财政性建设项目全程监督体系,干部选任公开提名、差额选拔、公开选拔、职位空缺预告等制度,逐步构建起财政资金、重大项目、干部选任阳光化的监督体系。
今年该区将廉效风险防控机制渗透到换届工作全程,注重风险教育、锁定、预警和处置,并梳理出干部推荐测评、提名酝酿、考核考察、任免公示等职权事项217项,查找出风险点675个,落实防控措施1256条。同时,设立干部“八小时之外”民意监测点,创办官方微博跟踪报道换届试点工作。目前,换届前期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没有一起违反换届纪律的案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