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开展社区反腐倡廉建设
初秋的海河北岸,花团锦簇,生机勃勃,处处洋溢着活力与和谐。
“说文明,倡文明,文明新风大家树……”近些天来,在天津市河北区新开河街福嘉园社区,退休老党员诸葛得义家热闹非凡,几位老同志正排练三句半《文明社区树新风》……
这是河北区深入开展社区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大力营造和谐稳定温馨社区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区通过构建区、街、居三级社区反腐倡廉建设组织领导网络,在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推进社区民主管理、加强社区民主监督等方面下工夫,猛药治“顽疾”,密切了党群关系,在聚民心、解民需、保民安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该区将社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开展社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 结合实际,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和谐社区、文明社区、人文社区建设等有机结合,为群众搭建起多样化的文化平台。
由离退休老党员组成的廉风宣讲团、由中小学生组成的廉政故事宣讲团、由社区文艺爱好者组成的廉政文艺宣传队……全区多达几百支群众性宣传文艺队伍,把廉风吹遍河北区的各个角落,参与群众达3000多人,创作文艺节目达到200多个,演出300多场次,“社区搭台、群众唱廉”的反腐倡廉宣教格局正在悄然形成。
该区还通过社区党校、市民学校、中小学校、主妇学堂等阵地载体,组织讲授廉政党课、开展廉政讲座等达500多次。通过举办反腐倡廉知识竞赛、问卷答题、专题培训等活动,在社区营造崇廉尚洁氛围,受教育党员10000余人。居委会还创新宣传形式,开办社区廉政宣传网,内容有党员群众自创的廉政警句、党纪法规摘编、案例选登分析等10多个栏目。
社区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阵地,本着“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的理念,各社区居委会不断寻找社区反腐倡廉建设与百姓生活和社区管理的最佳结合点。
建昌道街康桥里社区依托2000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来这里办事的群众都能领到一张“五心便民服务卡”,上面印着工作承诺、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等内容,方便群众办事。
为了能快速及时地解决群众的困难,各社区还探索实行了“划片走动办公”服务模式,变“室内办公”为“户外流动”,变“居民上门”为“干部入户”,公开服务电话,24小时值班,随时为居民群众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今年以来,共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00多件。
社区居民出门步行不到10分钟就能享受到煤水电气、物业、教育、卫生等服务,社区已真正成为群众家门口问事、办事、了事的“服务大超市”。目前,“10分钟生活服务圈”的服务内容已拓展到法律咨询、电脑培训、家政服务等28项之多。
依靠科技手段维护社区和谐稳定是该区打造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的全新探索和尝试。今年以来,该区投资300多万元,在全区102个社区安装了监控设备,对居委会实施远程监控。
“以前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好,难以监督,遇到矛盾难处理。安装监控设备以来,居委会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有了很大改进。”该区民政局副局长刘元辉介绍说。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是维护社区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础。如今,各社区还开辟了百姓议事园,建立了干部问事、群众说事、集体议事、承诺办事、定期评事工作制度,了解群众意愿和心声;设立了信访接待站,开通了信访接待热线电话,对群众的信访实行“四个百分之百”受理工作法,让居民困能帮、难能解、事能办,使社区真正成为矛盾纠纷的“吸附器”。截至目前,全区共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500件,接待来访586人次,处理矛盾纠纷300余起,上访量下降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