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权市政 民生为先——解读济南市政公用系统为民服务10项制度
定期不定期对供水、燃气、供暖等成本向社会公开,让市民明明白白消费;
巩固和扩大便民服务点,力争3年进驻全市所有社区,实现面对面服务全覆盖;
建立14支应急保障队伍,并要求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以最大努力减少突发灾情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
山东省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旗帜鲜明地提出“民生为先、服务为本”理念,创新完善信息公开等10项为民服务制度,打造“为政以公、为权以公、为民以公”的公权市政,切实维护公众权益,较好地树立和维护了“责任市政、放心市政、满意市政”的良好形象,局机关和所属5家企业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机关。
仅以社区办公制度为例,他们于今年初推出局机关、水气热服务窗口、街道办和社区居民“四位一体”现场办公服务模式至今,8个月来进社区已超过100个,解决实际问题1100余件。一位曾经质疑此举作秀的网民赞叹:“他们原计划用4年时间遍访全市420个社区的目标,已无悬念。”
为政以公,民生为先
“为政以公”,即将来自于公众的公共权力用于为公众利益服务,把实现国家和群众的幸福作为自身责任。
济南市政公用事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多等原因,还不能有效满足市民需求。对此,市政公用事业局局长贾玉良表示,在这种大背景下,市政公用事业除加快自身发展外,必须以百姓的利益为重,融群众工作和民生工作为一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努力解决好新形势下的民生服务问题。
为努力盘活市政公用系统资源和社会资源,畅通市民反映问题的渠道,真正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社会和谐,市政公用系统公开选定有需求的“困难”社区,组织供水、供气、供热等企业负责人,深入社区现场受理投诉和咨询,当场解决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逐步总结、提炼出了信息公开、新闻发布、舆情处置、应急保障、民意调查、双向体验、座谈恳谈、社会监督、热线服务、社区办公这10项为民服务制度。这些制度,互为支撑、紧密配合,确保将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街巷和城市的角角落落,实现为民服务“全天候”。
众所周知,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大都和公用事业密切相关,只有信息的公开、透明,才能让群众明明白白消费。
为解群众的燃眉之急,他们反复优化热线服务制度,实施“15”热线工程,将5家公用企业服务热线与12319热线整合优化,形成24小时热线服务体系。仅2010年,就受理电话诉求15.4万个,处结率、满意率均达99.5%以上。
未雨绸缪,民意调查制度因此应运而生。自2008年始,他们每年委托权威的第三方——山东大学,开展行业满意度调查,听居民意见、让群众监督。目前,调查规模已从当初的4500户扩大到10000户,调查方式由入户问卷单一方式逐步扩大到入户、电话、网络、报纸等多元,调查内容也扩展到了民需民求、工作建议、行风评议。
……
为权以公 民生为大
“为权以公”,就是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视如己出,对人民群众的困难感同身受,一切以百姓利益为重。
为不断提高饮用水质量和安全,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供排水监测中心正在申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据介绍,该中心落成后将成为供排水行业第一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区域城市敢争行业“老大”,凭的既是硬实力,更是民生为先的责任心。
面对黄河中下游水质污染严重的问题,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以百姓利益指向为导向挺身而出,正努力为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寻找切实可行的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国内26个高水平研究机构、150多位高层次专家已聚集济南,展开集团化研究,年内将完成玉清、鹊华水厂深度处理技术改造,使其出水水质达到直饮标准。
根据国外先进城市经验,集约利用地下空间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建设综合管廊,即将各种管线置于一个管廊内,最大限度避免反复挖掘道路,减少因道路维修对交通出行和市民生活的影响。综合管廊投资大,但能长期受益。在二环西路建设过程中,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建设济南容量最大、技术最复杂、先进化程度最高的综合管廊和功能齐全的综合服务体系,同时建设全国首个综合管廊教学观摩和实习基地。
如今的济南,天蓝水清,满城风景。市政公用系统将科技进步作为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塑造宜居宜业环境,让所有市民都能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品质提高。在去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考核中,济南市市政公用行业节能减排成效位列全国第一名。
为民以公 民生为本
“为民以公”,就是时刻将满足百姓需求放在第一位,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敢于将职责之外的事情当做分内事情。
济南二环以内背街小巷如今全部亮起路灯,这些路灯被一些女职工亲切地称为“平安灯”,照亮了她们夜晚回家的路,更温暖了万千群众的心。
老百姓的呼声就是命令。根据调研和市民反馈情况,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对907条有路无灯或有灯不亮的背街小巷开展路灯综合整治工作,仅用一年多就点亮群众门前灯。百姓从门口路灯送来的光明和温暖中,共享着时代发展成果。3年多时间,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安装以往近60年安装的路灯总量。为民以公、民生为本,是市政公用事业局一贯的工作原则,也是系统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百姓最不满意的问题是什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什么?贾玉良及其他局领导每到一个社区,都恳请居民开门见山提问题,“我们来到社区,为的是听批评、查问题、找差距、办实事”。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办到的立即解决;一时不具备解决条件的,耐心解释寻求群众理解,待具备条件立即解决。二七街道办事处居民张来成说,这种做法“有人味、为民言、接地气”。
居民家中的煤气表过期,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埋单”更换;百姓家中暖气片不热,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义务维修楼前阀和室内用热设施;部分社区顶楼住户用水紧张,市市政公用事业局投资改造供水管网。只要能帮助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不惜代价、不计成本、不讲条件。
“公权市政,民生为先”的理念,流淌的是亲民、爱民、为民的“血液”,串起的是民情、民意和民心。(齐研 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