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群众“接地气” 走进基层“抓活鱼”
——上海市新闻战线全面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纪实
根据中宣部等五部门的要求,上海新闻战线迅速全面启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最近联合制定了《关于在上海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振武提出,要鲜明倡导“不作围观客、把大局装在心中”,倡导“走出互联网,深入生活中”,要及时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多报道社会中美好的事物,多报道党和政府为百姓办的实事。
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
从8月12日起,上海主要新闻单位就开设了专栏,在显著版位连续推出报道。《解放日报》8月15日在头版开设“在现场”专栏,推出《让流动摊贩“自己管自己”》、《“小马”怎样拉“大车”》等体验式报道和深度调研报道。23日起,又在头版显著位置连续刊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专栏报道。《文汇报》于8月12日率先推出“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开设“第一现场”、“乡土中国”、“蹲点日记”等特色专栏,刊登记者深入工作生活一线的观察与思考。《新民晚报》、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网等单位也推出一系列记者在一线面对面、心贴心采访得来的感人故事。劳动报、青年报、新闻报、东方早报、第一财经等都市类、财经类媒体也紧紧跟上,认真开展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记者们纷纷反映,深入基层“接地气”,加深了对于国情、市情、民情的了解,听到了老百姓的心里话,也深刻体会到了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
在提高青年记者思想认识、促进政治成熟上下功夫
活动伊始,上海市委宣传部就要求各新闻单位,要以“走转改”活动的开展和报道作为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重要契机和抓手,在提高青年新闻工作者思想认识、促进政治成熟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将“走转改”活动推向深入,帮助青年新闻工作者从思想上解决好立足点、出发点的问题,不断提高新闻队伍的党性意识、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导向意识,提升媒体吸引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能力。
解放日报记者丁波深有感触地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党报的消息要形成自身特色并胜出,必须打破传统思维,从信息权威、视角独特,显露观点、引导舆论,舆论监督、针砭时弊三个方面给力。”
不少青年新闻工作者认为,只要真正做到脚踏实地,用心汲取来自群众的养分,熟悉和善用群众语言,就一定能发现有价值的内容,写出让人民群众爱看、想看的报道。在复杂多变的舆情面前,只有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立足点、出发点的问题,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始终从国家民族长远利益出发,清醒认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才能够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好关、把好度。
通过阅评讲评考评“三项制度”,确保长年长效长作为
上海市委宣传部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一项硬任务,通过建立阅评制度、讲评制度、考评制度“三项制度”,确保活动开展的长年长效长作为,推动新闻媒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
市委宣传部阅评督查组首先开辟了“走转改”活动专题阅评栏目——《“走转改”评点专报》,加大对上海媒体开展“走转改”活动新闻报道进行评点和检查的力度。其次,由市委宣传部和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定期开展阶段性检查,评估总结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组织召开活动推进研讨座谈会、阶段性经验交流总结会。同时,市委宣传部还明确提出对各新闻单位“走转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并纳入年度社会效益考评体系。(记者 吕网大 沈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