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应城市五措并举强力推进治庸问责工作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有效防范和解决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问题,根据省委和孝感市委的统一部署,应城市委决定从9份开始,利用4个月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治软强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治庸问责工作。为了保证活动收到实效,应城市采取五条措施,强力推进治庸问责工作。
一、 高位推进,从合力上治理庸懒散软
为了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市委成立了以市委书记朱高文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并从组织、纪检、宣传等单位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工作专班,负责全市治庸问责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市委召开了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参加的动员大会,并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治庸问责工作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各单位各部门同步成立了以单位“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层层进行宣传发动,营造了治庸问责的浓厚氛围,形成了治理庸懒散软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 强化教育,从思想上治理庸懒散软
应城市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治庸问责工作的全过程,扎实开展“三项教育”活动,从内因上解决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不牢、群众意识淡化等问题,从思想上治理庸懒散软。一是开展党性党风教育。以学习党章,开展党的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纪政纪等教育活动,引导广大的干部增强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二是深入开展思想作风建设大讨论。以“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治软强责任”为主题,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主动查找差距、深入剖析原因,增强工作的使命感。三是强化干部岗位能力培训。以岗位需要为取向、以能力开发为重点,以市镇两级党校为阵地,不断创新干部培训的模式和方法,提高干部推进科学发展、履职尽责、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
三、 净化风气,从作风上治理庸懒散软
在开展治庸问责活动中,应城市加大正面舆论宣传力度,以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为阵地,大张旗鼓地宣传身边的典型;以观看先进模范人物专题片、聆听身边模范人物事迹报告会、召开各级表彰大会等多种形式,扬清风、树正气,不断丰富治庸问责活动的内涵,在全市上下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通过丰富活动载体,努力破除六种不良风气,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形成六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一是破除得过且过和不思进取,着力解决精神不振、暮气沉沉的问题,努力形成解放思想、充满激情的良好风气;二是破除因循守旧和墨守成规,着力解决能力不强、效率低下的问题,形成锐意进取、敢于创新的良好风气;三是破除本位主义和各自为政,解决重权轻责、敷衍塞责的问题,形成敢干担当、恪尽职守的良好风气;四是破除局部利益和小团体利益,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形成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五是破除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解决不深入基层、服务意识淡漠的问题,形成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服务群众的良好风气;六是破除自由主义和享乐主义,解决纪律涣散、以权谋私的问题,形成艰苦奋斗、勤俭创业、清正廉洁的良好风气。
四、 硬化举措,从行动上治理庸懒散软
在开展治庸问责活动中,应城市在“广”上下功夫,在“硬”上做文章,在“问”上动真格,从行动上治理庸懒散软。一是在范围上突出一个“广”字。他们把治庸问责覆盖全市上下每个层次、每个角落、每个岗位、每个干部,做到真覆盖、全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空档,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二是在措施上突出一个“硬”字。市委成立了四个督察组、四个明察暗访组,采取明察暗访、集中排查、民主评议、群众举报、新闻曝光等多种形式,实行全过程治理,并对治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疏理分析,采取直办、交办、转办、督办等方式,集中时间进行调查核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三是在问责上突出一个“严”字。在问责上,敢于亮黄牌,动真格,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经调查核实后,不论身处什么位置,按干部管理权限严肃问责,以铁的手腕,重拳出击,绝不姑息,绝不手软,让“庸、懒、散、软”现象远处藏身。
五、 深化制度,从源头上治理庸懒散软
应城市在开展治庸问责活动中,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治庸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完善三个方面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完善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岗位责任制,解决“责任不明、权责不清”的问题。二是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解决“庸者下、能者上”的问题。三是建立完善赏罚分明的责任追究制度,解决“不负责任、失职渎职”的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制度,用制度来管人、管事,以制度的创新、管理创新来提速增效,从源头上治理庸懒散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