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运用科学方法,努力提高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科学化水平
河北省廊坊市以科学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实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高了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以科学的理念思路指导监控机制建设
1、破除“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的封闭意识,树立“改革创新”的理念。注重改革创新,具有着眼于形势要求、立足廊坊实际的现实针对性。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做到了上级精神具体化,外地经验本地化,基层经验典型化。
2、破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意识,树立“制度建设”的理念。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廊坊市把科学化的要求贯穿于制度的设计、制定、执行之中,深入开展了建立基础性制度、制度廉评和规范行政裁量权工作。
3、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保守意识,树立“科技支撑”的理念。科技手段具有准确性、独立性和系统性,廊坊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于行政审批、财政资金监管等环节,切实提高了其在监控机制建设中的比例、地位和作用。
二、以科学的体制机制保障监控机制建设
1、健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2009年,廊坊市成立了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市纪委。2年来,廊坊市通过认真落实《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建立《公共企事业单位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群众积极参与的监控机制建设领导体制。
2、完善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完善责任机制。全市具有行政权力的单位和部门全部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结合分工协助抓的责任分工,使得各安其位,各负其责。完善督查机制。市纪委组织检查组,随机检查督促;各县(市、区)纪委组织督导组,注重阶段和环节的督促指导。
三、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推进监控机制建设
1、抓重点带一般。突出抓好市、县、乡三级政府廉政风险评估管理。政府本级风险点主要从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方面查找,防范措施主要从贯彻落实工作部署和相关制度等方面制定;班子成员风险点主要从违反党的组织人事纪律、经济纪律、群众纪律和失职渎职等方面查找,防范措施主要从加强学习、落实制度、接受监督等方面进行制定。目前,《廊坊市政府本级廉政风险等级目录》明确风险点13个,制定防范措施11条;《廊坊市政府班子成员廉政风险等级目录》明确风险点104个,制定防范措施84条。县级政府廉政风险等级目录做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部分乡镇的等级目录也已完成。突出抓好“三金一购”的监控。在新农合监控机制建设中,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专户,实行基金封闭运行、收支两条线,有效地保证了基金安全。在社保基金监控机制建设中,建立健全了《廊坊市社会保险基金现场监督规则》、《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等9项内部控制制度,以制度规范操作,堵塞漏洞。在公积金监控机制建设中,围绕排查出的85个风险点,逐一设定防范关卡,使所有资金资本始终在安全系统内运营。在政府采购监控机制建设中,全面实施政府采购活动全程电子监察,2011年一季度,共组织政府采购501次,资金节约率为6.98%。突出抓好公共企事业单位监控机制建设。采取抓主管部门、带下级单位,抓典型、带一般的工作模式。重点打造市热力公司、自来水公司、中医院等典型,进而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2、抓难点求突破。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任务重、难度大。廊坊市将市建设局、国土局、房管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安局交警支队和开发区等7个办事大厅作为分中心,纳入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推行现场办公、集中办公、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特色服务。投资100多万元,在各中心统一安装电子大屏幕、电子显示屏、触摸屏和监控摄像头,实行各类信息统一模式集中对外公开。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立投资项目代办中心、企业设立代办中心、综合代办中心,为项目提供无偿全程代办,解决企业材料重复提交、审批时限长等问题,提升为办事群众的服务水平。
3、抓亮点上水平。“点亮一点,照亮一片”。市地税局围绕税收征、管、查、减、免、罚等重点环节,制作了“权力运行监控软件”。日常工作中,通过自动导入的方法采集监控信息,在3小时内自动对照警情阀值完成对比分析,直接发布到出现问题的下级单位和部门电脑系统上。(据河北省廊坊市纪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