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隆回县“五项举措”扎实推进党务公开
自开展党务公开以来,隆回县坚持“五措并举”,扎实推进党内权力“阳光运作”,充分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到目前为止,全县设立县直机关党组织党务公开栏89个,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栏1005个,26个乡(镇)、1005个村党组织的党务工作网上公开。
一是绝对公开为主,相对公开为辅,公开内容尽可能“全”。按照“凡是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只要不违反党的组织原则,都要进行公开”的工作原则,做到“五个必公开”,即: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决定、决议,党组织的任期目标和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为民办实事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必公开;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和工作职责,干部的考察预告和任前公示必公开;党员干部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党纪政纪案件查处情况,党员民主评议结果必公开;党内制度规定的各种办事程序,党内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制度等情况必公开;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情况,党费收缴、管理、使用情况,困难党员慰问和帮扶情况必公开。只涉及特定群众利益的,向特定对象公开。属于党组织内部事项的,以适当方式在党组织内部公开。属于党、国家和政府秘密,个人隐私与执法有关的不予公开。
二是编制公开目录,细化公开项目,公开程序尽可能“严”。 对各类党务信息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科学划分,编制三级党务公开目录。其中,乡(镇)党委党务公开目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党总支)党务公开基本目录,从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选任和管理、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管理、机关作风建设、党的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8个方面进行细化分解,将县直机关党组织的党务公开内容分解为28项,将乡(镇)党务公开内容分解为44项,将村(社区)党务公开内容分解为23项,将国有企业党务公开内容分解为15项,将事业单位党务公开内容分解为18项,并针对重大事项以及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制定了专项公开制度。同时,对公开时限、公开范围、公开形式等进行了明确的规范。
三是整合公开资源,丰富公开载体,公开形式尽可能“活”。充分利用原有政务(村务)公开平台,以党务公开栏为主要载体,并通过召开会议、内部通报、下发文件、信息简报,设置电子显示屏、互联网等形式,向党员群众公开党务信息。开通领导热线电话、党务公开“一话通”,开展“领导接待日”活动,建立党员服务窗口,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听证会等方式,为党员群众咨询政策、释疑解难、表达意见、建言献策、办理事项提供平台,促进党群干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设置“建议栏”、“回音壁”等方式,收集党员群众需要了解的党务情况及意见建议,在一定期限内予以解答公开或反馈。整合电视台、政府公众信息网、隆回廉政网等宣传媒介,将党组织基本情况、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基本情况、党费收缴情况、发展新党员情况、党员双向承诺情况、为民办实事情况、“四重一大”决策情况等进行公开满足了信息整合、社会监督、互动交流的需要。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科学考核,公开工作尽可能“实”。一是科学考核。把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年度党建责任制考评和“五个好”党组织创建范畴,明确基层组织负责人为党务公开工作第一责任人,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年度班子成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二是强化监督。成立督查指导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党务公开工作,对工作不落实的予以通报批评,对工作突出的予以通报表彰,对工作中有弄虚作假的部门和工作人员,从严追究其党纪责任,充分发挥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纪检监督的作用。设立了纪委和组织部门监督电话,对收集的意见和问题,及时给予答复和处理。定期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集中督查。三是严格责任。不按规定进行党务公开的,对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及时解决反馈的,将对党组织负责人批评教育;情况严重并造成不良影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是注重结果运用,挖掘公开潜能,公开作用尽可能“好”。一是通过推进党务公开促进党内决策的民主化,切实保障和不断扩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择权。二是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务公开使党员干部置于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之下,把对党员干部的评议、职责履行等情况在群众中公开亮相,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党员在重大事情中发挥作用的主动性得到了增强。三是拓宽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渠道。党务公开能促使各级基层党组织实行“阳光作业”,使权力的行使得到了有效的规范和制约,提高了群众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发生。四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党务公开这个载体,能使党组织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化解干群矛盾,拆除了立在党群之间的“隔心墙”,而且通过党员群众参与党务工作,取得了广大党员群众对党组织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