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悟县构筑“四大平台” 治理“三公一金”顽疾
今年来,大悟县着力构筑教育引导、监督约束、制度保障、惩治警示“四个平台”,有效遏制公款大吃大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公款收送礼金等“三公一金”现象,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上半年,该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费用、公车购置和运行费用,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节约资金270余万元。
一、预防在先,防于未然,打造“零盲区”的教育引导平台
该县把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倡导厉行节约、反对奢靡之风作为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警示在先,不断增强教育的冲击力和针对性。一是利用红色资源“传廉”。大悟是革命老区,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厚重,如,李先念领导的新五师在白果树湾抗日时,用了群众的稻草,签下协议,在农忙时替乡亲帮工,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徐海东大将身居高位,不谋私利,其大女儿一生务农……。今年以来,该县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学生16000余人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举办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36场次,传承革命前辈“居功不自傲、位高不谋私”的宝贵品质和廉洁奉公的精神,教育党员干部自觉做廉洁自律的表率。二是重申纪律要求“警廉”。年初,县纪委印发文件,再次重申“三公一金”纪律要求,并下发“三公一金”自查登记表,要求各单位自查自纠,做到警钟常鸣。三是开展专项活动“倡廉”。组织100多名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到洪山监狱、孝感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参观;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基层站所负责人,对照《廉政准则》要求,逐项逐条开展自查;结合县乡换届,举行换届纪律专题讲座3场次,组织11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换届纪律知识测试,重申“三公一金”纪律要求,严禁换届期间突击发钱发物、违规购置公车、组织公款旅游和公款大吃大喝。
二、注重日常,强化监管 , 打造“全覆盖”的监督约束平台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该县从“三公一金”日常监管入手,不断加强组织监督、推进政务公开、拓展监督渠道。一是强化组织监督。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审查和批准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政府预决算,通过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和质询等有效监督方式,强化对政府及部门“三公”经费使用和公开情况的监督。同时,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审计职能和财政监督职能,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强化“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和监督。二是打造“阳光工程”。将“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纳入政务、村务、厂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和数据,确保“三公”经费公开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建立常态公开工作机制。三是发动群众参与。通过政府网站、电视台等媒体,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上半年,县纪委共受理“三公一金”信访举报16件次,其中,群众举报公车钓鱼1件,违规组织集体旅游3件次,县纪委及时介入处理,社会反响良好。
三、规范管理,及时跟进,打造“零缝隙”的 制度保障平台
该县采取抓源头、严审批、强考核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一系列制度保障体系,提升制度执行力。一是推进源头控管制度。在预算安排上实行公用经费“零”增长,项目经费“零”增长,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用车费、出国费等“零”增长。围绕公用经费压减10%的目标,县直部门预算采取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分列的办法,做到“一次到位,超支不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纳入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收缴系统,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二是落实审批备案制度。各单位购置公务用车必须填写《机关事业单位小汽车更新购置申请表》,由财政、税务、纪委监察等部门审核,报县领导审批,并经公示后,由政府采购中心统一采购;严把学习考察审批关,封堵公款旅游行为。公款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必须报经县委、政府分管领导签字批准,并报县纪委备案。三是实行专项考核制度。将各单位“三公”管理情况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评价体系,与业务工作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将人均公务消费情况列为考核内容,对单位人均公务消费超出全县平均数10%、业务招待费超过“公务费”的2%,违反公车管理、变相公款旅游等情形,分别扣除相应考核分值。将“三公一金”落实情况作为述职述廉的必述内容,让领导干部时刻绷紧“廉政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
四、刹风整纪 ,高效推进,打造“零容忍”的 惩治警戒平台
一是成立专班突击抓。县纪委牵头,成立公车治理工作专班,印发《关于严明纪律,规范公务用车管理的通知》,对照党纪条规对购车申请、车编管理、资金来源、拟购车辆型号及价格控制进行认真梳理,对违反规定超标准购车、未经审批擅自购车等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进一步明确公车管理责任,对公车私用、公车私驾等违反公车管理规定的行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出错、追究谁”的原则实行问责追究。二是明查暗访结合抓。该县将“三公一金”专项治理与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治浮治玩治赌治乱”专项治理活动有效结合,县纪委会同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能力作风办,在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定期不定期开展暗访活动,对检查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发现顶风违纪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严肃查处。三是监督检查常态抓。建立“三公一金”专项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县纪委会同财政、审计、公安等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大明察暗访和案件查处力度,重点查处党政机关及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外事纪律,虚报考察任务,擅自更改行程,向下属机构或地方摊派费用的案件;着力查处公款大吃大喝、超标准接待、利用吃喝之名虚列开支以及私设“小金库”的案件;严肃查处超标准购买、更换以及豪华装修小汽车,公车私驾、私用的案件;严肃查处领导干部利用婚丧嫁娶、生病住院、子女升学等特殊时机收受“红包”或大操大办的案件。上半年,该县先后开展6次专项检查,及时制止公款旅游8起,诫勉谈话3人,挽损70余万元,“三公一金”现象得到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