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三举措精细化打造社区便民服务示范中心
浙江省温州市在提前完成村级便民服务全覆盖目标的基础上,按照“以创建促规范,以示范带全盘”的工作思路,采取三项措施,精细化打造46个社区便民服务示范中心,进一步提升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水平。
一、创新运行模式,切合当地实际。该市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的工作实际,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灵活采用“便民服务中心代办服务站”的模式推进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在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在完成“转、并、联”工作的社区中,选择46个位置适中、布局合理,辐射功能较强、基层干部作风踏实的社区开展便民服务示范中心创建工作。市财政落实230万奖励性补助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示范中心建设。瑞安市,每个镇、街道各确定2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作为示范点开展创建,全市列入创建的社区(村)共30个。文成县在全县383个行政村中建立“一站式”较大型社区服务中心55个,“代办式”便民服务站328个,并在全市率先完成了示范点的创建工作。
二、创新服务方式,注重便民利民。一是注重需求,增强服务。确定规划建设、民政事务、社会保障、计生服务、流动人口、党员服务、信息咨询等7大类服务内容,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把金融代办点、书报刊零售店、便利店、幼儿园、老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一并纳入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好社区活动中心,以此凝聚人气,办大、办强。二是加强协调,下放事权。按照“一般事项不出村,复杂事项不出镇”的要求和“能放则放”的原则,实行审批、服务、管理权限“上提下授”,凡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和服务事项,原则上要求全部纳入社区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办理。目前,瑞安市在可乡镇直接办理的事项已达153项,可在社区直接办理或代办的事项涉及13个部门合计56项。三是网络审批,同城办理。瑞安市投入70多万元,实施社区、镇(街道)、市三级审批系统联网工程,依托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各社区间群众办事可实行同城办理。文成县通过整合传统的政府OA办公系统和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强化网络服务功能,建立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网上审批系统。群众只需将所需材料交户籍所在镇任何一个代办员或任何一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后,即可直接在办事承诺时限内到最后一个办事环节窗口领取办理结果,而中间的如社区(村)审核、职能科室审核、镇分管领导审核、镇主要领导审核等环节全部在网上完成,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该县还建立了群众办事短信查询系统,只要发短信即可查询所办事项所需材料和受理事项的当前办理进度。
三、创新管理机制,确保中心运行畅通。一是强化办事机制。建立工作人员岗位职责、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工作制、廉政建设管理制;实行办事结果评价制,每件办理结果都由委托人在办结后签字作出满意度评价。二是强化考核机制。将社区(村)便民服务示范中心建设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出台社区(村)便民服务示范中心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要求示范中心做到“地点设置、名称标语、服务标识、硬件设施、服务平台、服务事项、工作机制”七规范,对验收合格的,予以一次性以奖代补奖励。三是强化督查机制。市纪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效能室同志多次实地调研、督查,指导、帮助各地开展创建工作。文成县利用“周二集中服务日”督查机会,定期组织人员对办事大厅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工作不到位的办事大厅一律通报,对不在岗及服务态度差的工作人员一律予以书面效能告诫,确保便民服务中心有效运行。(浙江省温州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