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查办案件紧扣“民生与发展”
邹城市紧紧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和保障民生,惩治与预防腐败相结合,标本兼治,在严肃查办影响发展环境和破坏民生案件的同时,注重建立规范的制度、合理高效的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使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同步进行,奏响了发展和民生的合奏曲。2010年,邹城市荣获“山东省最佳投资城市”称号。
今年3月,山东省邹城市有群众举报某村党支部书记王某干扰企业发展问题。邹城市纪委、监察局立即组织力量深入调查,查明王某利用职权,以各种名目向驻地企业索要巨额资金,并强行向企业摊销商品,收取所谓“租金”。最终,王某被开除党籍,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去年以来,该市把创优发展环境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严肃查办影响发展环境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对党政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重拳出击。
建立发展环境监控预警机制。对政府投资500万元以上的29个重点工程和镇街招商引资的98个重点项目,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在项目施工现场设置廉情监察室,现场监控项目进展。建立发展环境监测点制度,选取50家企业、50个建设工地、100家个体工商户作为发展环境监测点,对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情况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价,实现了重点工程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开展“创优质工程、做优秀干部”的“双优”创建工程,充分发挥发展环境热线和行风热线的桥梁作用,健全完善发展环境评价体系。
严查影响发展环境的案件。对于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突发问题,纪检监察机关第一时间排查问题产生的原因,深挖背后的人为因素,及时化解矛盾,严查事件背后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去年7月,某村在配合一重点项目施工时,部分村干部不但工作消极,还暗中怂恿群众阻挠施工。市纪委、监察局及时介入,初核发现个别村“两委”成员有侵吞公款嫌疑,立即组织力量立案调查,查清了5人利用协助项目征地之机侵吞公款的事实,项目建设也得以顺利进行。
去年以来,该市共受理发展环境投诉案件35起,13人因扰乱发展环境、干扰项目建设被追究党纪政纪责任,16名行政执法人员被调离执法岗位,3人被追究领导责任。
“民生案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大,必须严肃查办,决不姑息!”在今年初召开的查办案件工作座谈会上,邹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姚振西的发言掷地有声。
今年初,有群众反映部分镇村扶危济困资金发放不合理、殡葬服务收费不规范等问题。经过调查,市纪委、监察局向市民政局下达了监察建议书,组织民政系统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全市低保、危房改造等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开展集中清查,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集中清理,进一步规范了民政工作流程,确保各项惠民政策阳光透明、公开公正。
该市牢固树立“保民生就是讲政治,保民生才能促发展”的理念,以群众关注的低保、廉租房、新农合、新农保、危房改造等惠民政策为重点,加大对侵害群众利益、坑农害农案件的查处力度。对救灾救济资金、扶贫资金、社保基金等涉及民生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对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回迁安置房等的建设资金、工程质量和分配使用,选派人员全程跟进监督。对群众的举报和突出信访问题,及时调查并公开处理结果,保障群众的知情权。
该市还建立破坏民生事件责任倒查机制。按照职责权限和分工,对发现、查实的各类破坏民生的行为,除依纪依法追究直接责任者的责任外,同时追查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以及领导人员的领导责任。
去年以来,该市共受理民生投诉线索15个,现场处置不公平待遇事件5个,立案查处3起基层民政部门负责人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案件,给予4人党纪政纪处分。
去年11月,该市查实了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某借一大型水库干支渠维修工程验收的机会,采取欺骗手段,虚列工程量,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财政资金20余万元,还于2007年至2010年期间7次虚列征地补偿款,套取土地补偿金77.4万余元,并贪污部分套取资金。之后,郭某被开除党籍,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腐败随资源的垄断而产生,随权力的膨胀而蔓延。权力集中的部门和领域,出现权钱交易的机会多,腐败案件易发多发。
邹城市纪委、监察局以发生在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腐化堕落、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案件为重点,严肃查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行为以及利用行政审批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等行为,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性质恶劣的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行为重拳出击,严肃查处。
与此同时,以土地征用补偿、工程建设、大额财政资金使用等领域和环节为重点,严肃查处侵占挪用贪污贿赂、国有资产流失等案件,通过办案促整改,通过办案规范权力运行,力保公共权力为民所用、公共资源为民谋利。
对重点领域的典型案件、重点案件,该市纪委、监察局建立协调统一的办案机制。整合公安、检察、法院、审计、财政等各方力量,完善办案指挥、协调系统;推行案件主办人制度,明确各环节办案人员的责任;按照“就近毗邻、协作便捷”的原则,建立基层纪委支持、协助办案的“协作区制度”;实行“一名常委牵头、一个小组主办、多个单位协办”的“11n”办案模式和“一个领导负责到底、一套班子查办到底、所有成员共同负责”的责任模式。
去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察局共查处重点领域案件23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6人。
邹城市在坚决查办案件、严惩腐败分子的同时,积极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立足案件暴露的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漏洞,及时跟进教育和整改。同时,做好违纪人员改正错误和思想转化工作,着力做好“后半篇文章”。
今年4月,该市纪委、监察局查处了某镇原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张某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的案件,在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的同时,形成了7000余字的案情剖析报告,下发至各级党组织,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效果。
该市对查办的案件,坚持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总结,通过办案,协助案发单位以及类似的行业和部门完善制度,堵塞监管漏洞,并以此教育和警示广大党员干部。
去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察局形成案件分析报告95份,向有关单位反馈整改意见和建议78条,督促有关单位建立或改善工作制度27项,公开通报典型案件37起。
该市还探索建立了案件跟踪回访制度,给被处分对象送去组织的温暖,让他们尽快改正错误,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对于有受害人的案件,更是重点走访,查看他们的损失是否挽回、补偿(赔偿)是否到位、不公正事项是否已经纠正、政策是否落实。两年来,该市纪委、监察局共开展案件跟踪回访120人次。